电影之神库布里克对善与恶的探索:自由意识与绝对专制

2022-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奇遇影评

When a man cannotchoose, he ceases to be a man。

当一个人无法选择时,他不再是一个人。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本片中经典的库布里克凝视)

在《发条橙》小说原著中,主角艾利克斯在故事的最后恢复原状后没有选择和之前一样作恶,而是成了任何意义上的普通人。

但是在库布里克的电影改编版中,删去了这一结局,以艾利克斯在病床上对暴力与性的幻想结束。

(病床上的艾利克斯)

这也就传达了「库布里克」对艾利克斯的恶的原因的解释,不是原著中“青春期的原始冲动”而是由绝对的自由意识而产生的「绝对的恶」。

同样的,在经受“厌恶治疗”后艾利克斯产生的“善”也不是正常意义的“善”,而是因为暴力与性与药物的恶心产生的生理性不适,这与广为人知的“狗摇铃铛实验”的本质是一样的。

(接受厌恶治疗的艾利克斯,各种机关象征着被“正义”束缚的艾利克斯)

库布里克通过这样二元对立的方法将善与恶,自由与专制推向两个极端。

即自由意志代表着绝对的恶,性,暴力,毒品。

而绝对专制下“恶”的改造最终会导致“正义”对人性的湮灭,如此的“善”反而是伤害人的诱因。

并且这样“善”也是正如我上文所说只是生理性的条件反射,只要条件恰当,人心中恶的部分还是会被激发出来。

(主角艾利克斯用暴力的方式惩戒伙伴)

影片的观影过程可谓“煎熬”,这种煎熬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

因为前半段的暴力的画面配上激昂或优雅的古典乐让人会产生一种「美感」,观影者在这种情况下会想:

天那,我居然觉得这种行为是美的,我的心底是否也是这样邪恶?

在影片的后半段面对艾利克斯“从良”后的境遇,观众又会对艾利克斯产生怜悯的情绪,

也会为自己对艾利克斯这样的“大恶人”产生怜悯而不适,这样就落入了库布里克导演的「陷阱」中。

如今好莱坞的电影中暴力的元素层出不穷而这种暴力却不会被谴责,因为在观众看来这种暴力是“正义”施加给“邪恶”的。

但是暴力的本质没有变,这也是导演想让我们思考的地方,暴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是被歌颂的。

(电影之神库布里克)

影片后半段艾利克斯经过“治疗”后的反应,导演在这里想要讨论的是,在通过“科学”的方式对人的本性经过改造后,人还能称之为“人”吗?

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只是被插上发条的玩具为了实现善,真的要把所有的恶“赶尽杀绝”吗?

泯灭人性后的善还能称之为善吗?

(接受厌恶治疗后,听到曾经喜欢的贝多芬交响乐反而十分痛苦的艾利克斯)

不过幸好我们现实的社会从不是二元对立的,善与恶从来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但是无论是自由意识下对人性恶的无节制放纵,还是绝对专制下对人性善的绝对要求,依然是我们要警惕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