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杂记】关于简嫃其人其书
简媜的散文,就象一卷岩藏深山,载满奇情侠气、微妙义谛的书,具有难以抵抗的诱惑力。你会爱上这册页中经霜历雪后散发出来的唐梅宋柏般的淡淡幽香,也为那英气流动,杀活自在的才华之剑映出的奇幻光晕所沉醉,更会爱上那自称是空城闲钟于松风海涛里传来的梵音清唱,仿佛聆听我们的宿命,正燃烧于壁立千仞,绿水荡漾的行旅。午夜无梦,她会教我以单刀直入,明心见性。
—— 应海春
编前言:我的第三故乡——台湾
—— 一个自以为是的大陆人的台湾情怀
[这是我对台湾最深切的感触,也是我对台湾最执拗的表白]
图片:台湾101塔
说起来虽然我从未踏上过台湾的土地,但冥冥中的命运红线,却在悄无声息中让我与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犹记得刚上小学时,捧着最喜欢的语文课本,总是奶声奶气却不知厌倦地诵读着那几首歌谣:
“八月十五中秋节,欢欢喜喜团圆夜,月儿明,桂花香,大陆台湾两相望。”
——小学语文课本课文.《中秋节》
“天蓝蓝,水蓝蓝,小小船儿扬起帆,风里行,浪里穿,捎封信儿去台湾。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问候小伙伴,告诉小朋友,我们举办夏令营,欢迎大家来联欢”
——小学语文课本课文.《小帆船》
慢慢的,儿时的我对台湾有了一丝好奇,一丝憧憬,一点疑惑。“台湾是什么湾?它在哪里,我们县么?在云南么?还是爸爸的老家四川?台湾小朋友为何不直接来找我们玩?阿里山,日月潭什么样子呢?有我们村村头的帽儿山,黑龙潭好看么?” 小小的脑袋里瞬间塞满了关于台湾的种种疑问与幻想。
台湾:阿里山风光台湾:日月潭风光
后来,通过那越来越厚的语文课本,知道了在大陆的南边,海峡的那端,有着这么一个地方,人们叫它“宝岛”,叫它“海上粮仓”,比云南小,比我们县大。而后,由吴壮达与华莎的笔,初步领略了童话仙境般的日月潭与阿里山的云雾。再后来,又了解到了在明末清初,有一位叫做郑成功的民族英雄,英勇斗争,打败了那时强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重新让台湾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再大一点,一首余光中的《乡愁》,简单又复杂的“这头”,“那头”,不由得又激起了我对其写作背景的好奇。在对老师、家长的死缠烂打中,我了解到了那段关于台湾与大陆的历史。
从《外婆的澎湖湾》、《阿里山的姑娘》到《鹿港小镇》、《童年》、《你的样子》,再到以周杰伦为代表的台湾偶像歌手及偶像剧,在我由小学向初中的过渡中,台湾也悄悄潜伏在歌曲里,电视中,陪伴我走过了那段青葱岁月,学了历史,懂了地理,看了书籍后,对台湾有了更多的了解,却也更多了一份向往。然而,伴随中、高考而来的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涯,将我死死压在书堆如山的课桌上动弹不得。
@罗大佑 《鹿港小镇》 台湾人乡土情怀与城市野蛮扩张的冲突 @网易云音乐
在每一个闲暇的夜晚,听着谁谁谁在网络上或耳边说着他们浏览台湾的所见所闻,看着电视新闻节目里插播的关于台湾的种种。我总是把耳朵竖得很直,眼睛睁得很大,生怕错过任何一点消息。每一次台风雨、海啸与地震,我都把心悬得老高,以至于同学和父母都说我读着穷秀才的书,操着国家领导的心,他们却哪知道,我这仅仅是单纯地担心,大陆的那端。高考本来设想,尽量往东走,往南行,离海峡更近一点,离台湾更近一点。然而,一纸通知书,一张火车票,却将我带到了祖国的西北,我心里的台湾似乎也随着距离的拉远而拉远了......
初识简嫃
“嘿,老铁,听说你听喜欢看书的,推荐你一位不错的作家,我的女神——简媜,我这有一本她的《水问》,你可以无聊时看一看。”那时正好闹书荒,却又正巧碰上了恼人的期末考,顺手接过友人手里的书,胡乱往书包里一塞,就赶回宿舍继续过“大学生活”了。记得那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向来吝啬雨水的西安竟然罕见地下起了暴雨,哗啦啦的雨水声中毫无睡意,借着快要寿终正寝的台灯投来的微弱的灯光,我翻开了那本遗忘许久的《水问》,却也再次唤醒了我的台湾情节。
简嫃:《水问》
那段时间是何等的疯狂与痴迷,简媜笔下的《水问》,那源自台湾最朴实的土壤上的创作,那始终游离于书中淡淡禅意,那一份将自己束之高阁却又心寄凡世的情怀。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陆陆续续,一个半月,向朋友处借,在图书馆找,从网上购,托老师从台湾买,竟将我所能够得到的简媜的书籍,都完完整整,一字不漏的看了一遍。我在读到某些段落(基本每一篇都有那么一两段)停止了浏览,揣测着她当时的心境与遭遇,摘抄下她细腻的笔触以及我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
简嫃:《水问》节选
同样,我在旁边用铅笔,小心翼翼地写下我的所思所想,关于她书中的疑问,她所留下悬念。在读到书中前后相互关联的语段时,我会顽皮地像个孩子一样在旁边用铅笔画上笑脸,仿佛在说:“啊哈,你之前说过这个哟。”当书中传来她的忧伤与顾虑时,我会莫名的难过,而书中记录着她的乐事时,我又会莫名地欣喜。上课时,我将它捧在手中,下课了我把它挂在心头,夜深了我将它枕在枕边。那段时间很短,却很美好,我通过一本本书,与远在台湾,我所认为的“知音”,通过文字,通过笔记,通过幻想,隔着时空、跨过海峡,一次又一次地忘我的交谈着,倾诉着,以至于我一度相信今生若遇不到像简媜一样的女子,可能我不会恋爱,也不会结婚......
简嫃:心中第一奇女子沿着简媜的笔触,我又相继看了余光中、张晓风、王鼎钧、蒋勋等一批台湾作家的书籍,都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此时,两名台湾交流生的到来,高中知己也分别从山大、人大到了台湾交换学习,冥冥中,让我与台湾又多了那么一丝瓜葛,些许情怀。通过他们的问候,他们的书信以及与他们的交流,我又接触到了另外一个有血有肉的台湾,还记得台湾小伙伴临走前说过的:“你会来台湾找我的,对吧?”以及我对高中知己说过的,“你在那边照顾好自己,我想我以后也会去台湾”。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在大陆的那边,海峡的那端,我不只有基于文字的幻想与憧憬,更有那么一两个人,在等我。而台湾,已被我执拗地认定为我的又一故乡。
张晓风:柔婉中刚硬的女性爱,本来是自私的,但是现在,我想更多的人通过她的书籍,她的文字,了解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台湾,那座城市的繁华、都市的焦虑,那一缕缕怎么掩藏不了的乡愁,那张由人生、社会与知识编织的永远也解不开的巨网,那来自一份内心最虔诚、最质朴的祈福。遂将简媜的散文整理成册,有意愿的小伙伴可以找我要资源,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能够卸下自己现有的烦扰与焦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感触,一份归属。
最后,致我的女神 —— 简媜
浮臣 2020年3月
于大陆这边,海峡这端
PS:图源网,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