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趋势为王
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萌生“跳槽”的念头。关于跳槽这个话题,可以说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你千万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毕竟每个人的职场黄金期有限,冲动的跳槽往往会让人偏离上升的通道,甚至阻碍自我的发展。
冲动跳槽不可取,但理性跳槽却是必须的。研究数据表明,初次跳槽的年龄有愈来愈小的趋势,而且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到2~3年的时候,正是最容易跳槽的时候。
当今社会,很难找到能让人待一辈子的企业了,为了我们的职业发展,我们应当在合适的时候,果断跳槽。
1.工作多年,各方面没有明显变化
当你在同一个岗位上干了3年以上,能力、薪酬、工作性质都没有明显变化时,你就要考虑主动跳槽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你自身的原因:你可能安于现状、原地踏步,没有做出比较好的成绩;二是公司的原因:公司认可了你的能力,但一直不给你晋升职位,连加薪都不愿意主动提。
如果是个人的原因,你需要警醒,每一年都有一批新人走向社会。3年过去了,许多新人都超越了你,而你却还做着和3年前一模一样的工作。
如果是公司的原因,那就应该果断炒了公司。因为3年的时间,足够你体会工作的全貌并完整体现你的能力,如果没有任何的变化,离开这里,寻求其他平台胜过原地踏步。
2.所在公司停滞不前
前面说的是你个人没有明显变化的时候,你要考虑主动跳槽,同理,如果公司多年没有进步,你也应该考虑离开。
员工和公司处于同一阵营,公司发展得好,员工拿到的薪酬就高、上升空间就大。如果公司没有意识到外界环境的明显变化,依旧用老一套来应对的话,长此以往,淘汰是必然之事,例如之前的柯达和诺基亚。
毕竟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不进则退。如果公司多年来不论年度目标、发展战略都基本一个样,后面还没有靠山撑腰,你真的要好好想想它还能给你提供多久的饭碗了。
3.外界有更好的趋势和机遇
选择远比努力重要。我之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摩托罗拉工作多年,后来等公司不行了把他裁掉的时候,他才重新在用人市场上找工作,但屡屡碰壁。他的朋友不解,毕竟有大企业的工作履历傍身,为什么会没人要呢?结果这个人说,因为原先自己做的工作太专业化了,他只会做那一块儿的工作,现在市场上的岗位要求他已经达不到了。
这就是忽视了外界发展趋势的教训。很多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容易沾沾自喜,因为这类公司进入的门槛相对较高,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入职后,思想就容易固化、安于现状,导致错过了外界的利好趋势。
对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们而言,不能顺势而为是很可惜的。首先要明白,行业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同样是销售,农产品销售的利润和房地产销售的利润天差地别。即使你做的是基础性工作,如一名普通文员,但若所处行业不同,最后不论是收入还是视野,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身为一名职场人,你应当有环境敏感度,当你察觉到外界有更好的趋势和机遇,而你自身又有一定能力时,不妨勇敢一跳。如果你还抱持观望的态度,那至少在你的公司开始裁员时,不论你是否在名单内,都必须考虑离开。因为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你呢?
4.价值观不相符
价值观听起来是挺虚的东西,但在个人工作选择中却举足轻重。
例如,你的价值观之一就是经济报酬。但很遗憾,你所在的公司并不能给你理想的经济报酬,那么你每次来上班时就会感到郁郁寡欢,因为你想要的东西一直得不到。反之,如果你的价值观是环境舒适,而你的公司有你喜欢的工作氛围,即便你拿到的薪水不多,你也会挺开心的。
个人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能相符才有共同发展的可能。而公司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例如公司注重的是产能还是人际关系的默契和谐,公司为了利益是否会丢失诚信,这都是它价值观的体现。
一旦公司的价值观和你个人的不相符,你就可以离开了。毕竟其他都能将就,但价值观真的没法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