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病证学说4-咳嗽

2020-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严维红

二、咳、喘、消瘅、痹证、痿证、厥证、痛证胀病、积聚、癫狂痫的病因病机及辩证

1.咳嗽

    咳嗽发自肺,《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肺为咳。”但咳嗽并不限于肺,而与五脏六腑想关,《素问.咳论》所谓“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它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了咳嗽一症与五脏六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咳论》尤其指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虽与五脏六腑相关,然其重点部位在于肺和胃。所以后世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明确提出“所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

    咳嗽的病因复杂,而《内经》尤重外因,如“燥气流行……甚则喘咳逆气”;“炎暑流行……少气咳喘”;“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尤有外伤寒邪,内伤寒饮,“外内合邪,因而咳之,则为肺咳 ”者,在诸多病因之中,又以外寒内饮、寒邪客肺为重点,《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谓“形寒寒饮则伤肺”,《难以》亦谓“形寒饮冷则伤肺”。张仲景治咳嗽重用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之类,既针对外寒内饮,又立足于肺和胃。从临床实践中贯穿了《内经》的理论思想。

咳嗽的辩证,《素问.咳论》提出按五脏六腑的不同部位进行辩证,指出了各自不同的兼证特点: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胃咳 之状,咳而呕。

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大肠咳状,咳而遗屎。

小肠咳状,咳而矢气。

膀胱咳状,咳而遗尿。

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等,

这些兼证特点,是临床辩治五脏六腑咳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