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人格
没有记日记的日子已有多久了?大概是在若干月前或者若干年前了吧。过得开心或浑噩的时候总不会去在乎要记下些什么,却又在某一个时刻感觉心里像积压了无数无数的坏情绪,不找个地方写下来好像就不能再好好地过下去,然而谁知道呢。或许一觉过后,还是过得比谁都没心没肺。
这样的情绪大概是来源于迷茫,或许只是自身便携带的属性吧。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生活的重心不是自己想怎么活,而是要怎么让身边的人满意自己怎么活。总是莫名其妙地想去讨好一切人,不希望有人讨厌自己,这大概是从小到大总是想要从优的结果吧,该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缺陷?其实,我更宁愿称它为缺陷。记得第一次那么清晰明确地感受到陌生人的恶意是在大一的时候,明明你什么都没有做,但就是会有人讨厌你,而且明目张胆,毫无惧意。这让我想起初一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彼此陌生,懵懂的年纪见谁都是不知所措。有一个长得高大的女生占了自己的位置,而且丝毫没有要让开的意思,我尴尬地站在一旁,感受着她蔑视的眼神,直到跟她交谈的同桌将自己解救出了尴尬的境地,直到后来成绩优秀的自己莫名成了班上羡慕的对象,而那个女生时不时来请教的样子也像换了一个人,之前丝毫的恶意全无。大概,这个世界总是那么莫名其妙吧。而这一次的恶意一样来得如此莫名其妙,而我只能仍旧是尴尬地站在原地,什么也没有做。而她们见到你时仍亲切地喊着你的名字,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真的让人莫名感慨。或许,我们都是这样的,明明讨厌一个人,但是谁也不会去挑明。这样的或许会比较轻松,而对方,却不是。
好像莫名又离题了。不知是否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人格,总是会在做下一件事情之后,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自己是否做得正确,然后几乎每次的结论都是质疑,咒骂着自己当初是不是傻,然后想着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才对。这样的人格从小伴随着自己,以至于有时候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我到现在都能清晰地记得那种懊恼感。大概此时的纠结人格就是在那时候养成的吧。只是从小只有学习一条路的自己不大需要自己去做什么抉择,任凭时间来帮自己选择就好,以至于现在面对选择的自己永远都是游移不定,直到最后一刻才不得不下决断。说是纠结人格,其实就是什么也不想放弃,对未来从来都没有想清楚而已。越到这时候越是羡慕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的那些人,身边有这么一部分人,但是据我所知都是父母在帮他们规划着要如何如何做必须达到如何的成绩才可以。我不知道他们自身是否满意这样的决断,但起码我是羡慕的,有一个人在耳边告诉你你可以如何做,而我大部分的时候是一无所知。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做下一个决定之后仍旧前顾后盼,想着有没有兼顾的可能,等到最后真正做决定的那一刻心里也仍旧是没有明晰的结论,大概选了一条,却又沉寂在失去另一条路的悲伤中。记得在《奇葩说》里有一个名校博士提了一个自己在未来如何规划的问题而遭到批评,我却很能理解那个博士的心情。倒不是觉得他这个问题提得好,相反我觉得他提得蛮傻的。人们总是希望名校的你出人头地,仿佛自己的人生抛到台面上去请教他人总是一种幼稚的行为,他们希望你做得好,却是不待见你提出疑问你该如何做,即使你真的一无所知,别人却只会问你你怎么会不知道呢?那是你的人生你的选择啊,听从你的心就好了。是啊,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买单,但是如果别人来问我他该如何做,我却从来不会只是官方地回一句,看你自己怎么想。
我自己?怎么想?每当我告诉我的朋友,其实我真的什么也不想做,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他们总是一脸疑惑,一脸质疑,甚至一脸鄙视。好像本身承认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在一次招聘会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面试官,他看起来很老练,表情总是淡淡的,说话也是不温不火,总是提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看起来博大精深的样子。我不知道脑子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很想去跟他聊一聊。没有以被面试者的心情去,一开始便对面试官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想干什么,他仍旧是那副淡淡的心态,回了我一句,你很诚实啊。我突然莫名想笑,我真的是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笑的人,然而其实我并不喜欢笑,拍照的时候我基本也不笑,笑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人的一种条件反射而已。然后我还是太天真,面试官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我这种明显不是去面试的人身上,他掏出了一张名片,说了几句看似深奥但明显不想和我深聊的话之后,说着如果我想清楚了可以给打电话。当然我最后并没有打,只是想着面试官应该觉得遇到傻子了,而我呢,否定人格似乎又跳出来了,想着自己好像又做了一件蠢事。这样的蠢事好像还干了不止一次,学校附近有一个商圈,大家平时逛街都基本在那里,在路的拐角有一家某著名英语培训机构,每天总有雇员在路上拉潜在顾客,第一次被拦的时候会很好奇地听着他在说什么,然后一脸客气的拒绝,然后被始终追着自己的雇员弄得一脸尴尬,除了之后基本不想走那条路之外,偶尔路过一脸高冷地走过基本雇员不会来拦你,雇员看人的本事也是一流,他们总能在形形色色的路人当中发现不谙世事容易被忽悠的潜在面孔。有一次,大概是放假的时候,闲来无事去超市买东西,路过这的时候竟莫名又被拦了,大概是放松了戒备,哈哈。因为实在闲极无聊,想着不如跟他聊一聊吧,雇员也一再保证不会强拉你报名的只是耽误你几分钟给你份资料看看,虽然知道一进入这门绝不可能如此简单,然后脑子又一次搭错筋的我大概真是闲极竟答应了。没有想到刚一进门没多久就被雇员交给了另一名看起来是上司的人,呼,大概是雇员拉到人赚了一笔可以交差了。上司十分热情地向我介绍着这里的布局和设计,最后将我领到了办公室,一副我就是来咨询的样子,好吧。坐在办公室,这名看似培训师的人开始自我介绍,举止有些娘气,甚至开始测试我的口语,聊着一些有的没的话题,我也开始厌倦了,想着怎么还不让我走?不是说好只是给我几份资料看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是忽悠我进来的借口而已,然后真正身临其境却是尴尬万分,一再阐明我不会报班不需要报班没有报班计划,培训师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原因,最后的结论就是我是一个只知道玩的姑娘,没有半点上进之心。听着他这一番莫名其妙的论断,我虽生气,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笑着没有说话。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从我不想报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只是出来买个东西都能收获这样的奇遇也是有点无语。但心里却莫名其妙有点难过,像是突然收到一份恶意一样让人难受。或许真的是我表现出来的某种东西让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越是这样想着就越是莫名难过起来。
其实我大概明白我只是把生活太理想化了,我想做的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只是那遥远地还无法实现而已,人们都说那只能当做爱好,能真正把爱好当工作的是幸福的人,大概我没这份幸运吧。其实人们真正想问的大概是你能接受你未来做什么,而不是你未来真正想做什么。
大概最近的自己实在是太暮气重重没有生机了,敏感至极,怕极了来自熟悉的人的讯息。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东西的,总是莫名其妙地胡写一通,以前写的都是有主题的,现在开始却是胡乱一记了。也会在灵感来的时候写一两个小故事,高中的时候学习太压抑便会抽空写一两个小故事,偶然间被同学看到了喜欢上了,那种满足感真是难以言喻,她说希望在毕业之后还能看到我写的后续,然而我却清晰地感知到大概那后续是不会有了,那段有着无数灵感的日子在毕业之后大概就消失殆尽了,我有着这样的预感。现实也的确是这样,大概我的灵感只是出现在情绪压抑至极的时候吧,所以在那之后我好像就没有写过像样的故事了,偶尔提笔,也是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我怀念那有无数故事的日子,我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也能再有那么些故事陪伴着。
-END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