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八)不论红蓝,都是喇叭花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季孟秋

红蓝两记者在某会上的表现,有人非要在专业素质上进行评比,那又是何苦。就好像有人非要拿霍金跟杨振宁进行比较,作为局外人如何说得清楚。而且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哪是一比就比出来的。比如说,蓝衣女的提问简洁干净利落,好像特别有素质;可是我说红衣女说话的风格像是诗朗诵,人家就是个很不错的主持人好不好?

不过呢,要是我处在蓝衣女的那个角度,心里也是会对红衣女翻白眼的。高层官方的记者招待会多半是安排好了的,你该怎么问问题,朝谁发问都有定数。这个咱们不说了。要是没有安排好问题,被采访对象就站在那里五分钟,你却拿来搞诗朗诵,占去了宝贵的一分钟时间,你说周围的记者气愤不气愤?

新闻发布会上有好几种记者比较讨厌。一种是这种喜欢自己现的自恋,另外一种是那些提问时四六不着调的。例如布莱尔的那位“精神导师”,要走“第三条道路”的英国思想家吉登斯到中国来演讲,一群记者围上去,居然有个记者请他评论“巴宝莉的对华销售策略”,弄得还在倒时差、睡眼迷离的老头儿瞪大了眼睛惊奇地问了一声:“你刚才问什么?”第三种让人讨厌的记者是仗着自己嘴快,群访当中一直问下去不松口,把别人的提问机会都占去了。很多年前参加过一次对波兰斯基的采访,就有那么一位,英语不咋地,但是问话速度奇快,从波兰斯基的电影一直问到他的妻子被谋杀的案子,半个小时的专访有一半都是此公在问。事情结束后记者们好想把这厮拖出去揍一顿。

在大会堂里那种场合下提问,能够问出什么问题,我们心里大体都清楚。所以蓝衣女提问虽然简洁,只是说明她比较了解在相关场合下如何进行沟通,并不能证明她在专业上有什么了不起;而红衣女提问接近自我表现,这些对于喉舌官员们来说问题并不大,只要她的提问中规中矩就好。挤眉弄眼这种做法其实是拉低了蓝衣女的品味,显示了她内心中压抑不住的低俗而已,跟自恋的人区别不大。总体而言,在那个场合,不论红蓝,都是喇叭花。没有哪个比另外一个更加高尚。所以君不见,稍微有一点出格之处,有关部门就当即把花儿们的记者证给废掉了?

以我来看,X视导播放出这种镜头出来,喉舌恐怕也要过来追责的。X视导播们的政治和道德水平有多高,我们心里有数。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X视某导播公然在新闻下面打出死亡人数竞猜。这事儿立刻被俄使馆发现,然后告到我们某部门。这位从业十余年的仁兄只好下岗。这叫活该。

说起俄罗斯的彪悍程度,在新闻发布会上我算是小有见识。某次使馆的新闻发布会。我国某记者站起来提问,喋喋不休,提问时间比红衣女还要长一分钟。她话儿没说完,旁边的老毛子记者耐不住了,大声用毛话吼了一声,意思可能是shut up之类。现场的听众们都给吓了一大跳。后来使馆外交官回答这个问题,好像只用了几句话……

最后回到红衣女的背景上来。她的这种身份我不进行猜测,单单说一下自己很早前的经历。从前在毛利国四处找地方实习,遇上一华裔老板。自家办了一份中文周刊报纸,八版,三个版是各种小广告。老板一家楼上住人,楼下办公,三个人自采自写及剪刀加糨糊,一期一千份,放在华人超市免费拿。中央在北京开全球华文媒体大会,老板应邀参加,回来后把照片放在办公室,口号是“我们要做毛利国的凤凰”。我其实挺理解这种做法,如果没有这种自生自灭但又有点野心的小老板,毛利国首都可以拿来垫桌子的免费华文报纸就只有大妓院了。

不过理解是一回事,现实还是很残酷的。西方哲学假设人性本恶,所有人生来自私。所以某些看起来美好的愿望,背后常常有不光彩的现实。毛利国小老板被体制厚待,客观上是千金买马骨。里子却有很多猫儿腻。有人拿这个来洗钱、逃税或者是掩护别的什么灰色活动。在一个西方媒体强势的时代,想要在海外发点声音,影响华人圈太不容易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