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观影手记
1.《卡罗尔》
导演:托德·海因思
想看了很久的电影,假期终于有机会看了。
在电影海报里的那件凯特·布兰切特穿的貂皮大衣,好像穿了一整集,但是都没有看腻。
看鲁尼·玛拉在金球奖红毯的造型和电影里“小白兔”的气质截然不同,真人太有气场,在电影中却有着十分“不确定”的性格,从不说no。
觉得最性感的一句台词是“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最近看的都是性向各异的电影,觉得好奇,为什么人的情感来的如此快速,转变的如此快。
2.《丹麦女孩》
导演:汤姆·霍珀
一部由真人自传改变的电影,讲的是史上第一位变性人的故事。
他是一个画家,和同样是画家的妻子结婚已有6年,穿上女装给妻子当了一次模特之后,开始发现了真正的自己。
故事大纲是这样,有种no zuo no die的感觉,但是导火线肯定不是仅仅因为穿了一次女装。
有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挺悲剧的,要是妻子没有让他换上那套女装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
可是一个人至死都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自己,会不会比活完一生更加可悲。
世界上的人都是很自私的,不容易接受太与众不同的人,很多人选择放弃真我,甚至从来没考虑过。
尽管LILY在寻找本我的过程中,经历外界和肉体所带来的痛苦,甚至死亡。
至少他在生命结束之前确认过自己。
而且看了这部电影后有更加敬佩金星,太强大了。
3.《万物理论》
导演:詹姆斯·马什执
14年的电影拖到现在才看,因为之前对于这种自传性质的电影没什么兴趣orz
后来因为看了小雀斑演的《丹麦女孩》,顺便连这部电影一起看了。
电影本身倒没什么,没有大幅渲染霍金的理论之类的内容,更多着重于家庭的部分。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点都在于女人,在丈夫处于恶劣的状态之中不离不弃,觉得女人真的很强大。
觉得最棒的镜头是影片结束后,时间倒回画面,呼应了霍金的理论,回到时间的起点。
4.《舌尖上的新年》
导演:李立宏
这种电影也之敢在晚上看了,白天真的怕会失控。
因为是《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打造的,所以风格还是一脉相承的。
整个画风就是“你看起来很好吃啊”。然后包括了全国各地过年的传统菜色。
特别想吃台南的红蟹米糕,我也是和小S一样,喜欢吃糯米类事物的人:)
之前在台湾便利店吃的一盒油饭还有饭店里的米糕还有粉蒸排骨,都好像再吃再吃!
还有香港那边的盘菜,也好像吃吃看,因为用料很多,感觉好下饭(我饿了?
5.《故宫100》
导演:徐欢等
2012年央视的纪录片,走的还是那种大气的解说派。
每集只有六分钟,目前看了15集吧,有事没事看看,有助于理解宫廷戏哈哈哈。
而且总被故宫APP或者是官微的图美到,所以对故宫真的充满兴趣呢。
6.《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一月份刚刚出来的新的的纪录片,非常好看,我昨天一口气把三集都看完了
和《故宫100》不同,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不是故宫本身,而是故宫里的那些宝贝,还有修复这群文物的匠人们。
看这部纪录片就能看到很多故宫不对外开放的部分了,那些办公室都是在故宫内的,
按照文物专家的话来说,在故宫里工作就感觉和现代社会脱节了。
这些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真的很值得尊敬,因为看起来很厉害的事情,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和耐心,做起来应该是相当枯燥的,
而且特别欣赏这种,术业有专攻的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专业,真的很酷。
7.《地球之盐》/LE SEL DE LA TERRE
导演:维姆·文德斯
看名字以为这是一部和纪录片《HOME》出不多类型的
However,《地球之盐》有一个副标题——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摄影旅程(他和他儿子的摄影之旅)
摄影师通常用相机记录别人,而在别人的镜头下,摄影师显然是不自然的,所以他只好反过来拍下拍摄他之人。
电影里有非常多萨尔加多的作品,每张出来的时候,都让人觉得摄影师好神奇。
8.《无理之人》
导演:伍迪艾伦
即使有女神艾玛斯通也无法挽救伍迪艾伦叨叨叨不停的台词所以我弃了,因为实在看不下去。
唯一欣赏的是艾玛斯通里面很适合大学生穿的look(手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