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独特——读《张先生说》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形容人生,你会怎么说?“人生像一块布,我们只用了很小的一角来缝制欢喜,剩下的,都裁成了生活的抹布。”张先生说。每个人对人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正因这独特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作者张五毛及其笔下的文字《张先生说》,有真挚的深情,有戏谑幽默,又不乏清醒与通透。
《张先生说》作者张五毛,原名张国臣。陕西洛南人,80后,现居北京。毕业于烟台大学法学院。曾供职于腾讯网,现在北京创业。作者从小受陕西文学影响,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创作。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春天在燃烧》;2011年第二部长篇小说《公主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在《当代》杂志刊登,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2017年,其第三部长篇小说《春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描写“逃离北上广”主题的作品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书宣传语“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成为网络金句。
《张先生说》是作者从散布在网络各处的50多万字小文章里挑出的44篇杂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老家的人和事;第二部分是生活随笔;第三部分是时评。
说实话,读第一部分,对张先生的观点或做法有许多保留意见,比如他尽力挽留直肠癌晚期的父亲的生命,一年内奔波于各地医院,大小手术做了十多次,那真的是为父亲好吗?生命的长度一定比质量更重要?平均一个月一次的手术有没有充分尊重父亲的意见?
还比如电话里痛斥与自己金钱观不同的姐姐,代出学费坚持让中考失利的外甥女上民办高中。心意是好的,却没能将心比心体谅受资助人的自尊与不安。更多显示出一个改变命运的人,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家族成员的命运,而不顾亲人之间的边界与尊重。
如果说作者出于对亲人的爱而代为决定重大抉择尚可理解,《挨揍记忆》里说老师们“扬起的巴掌并没有给我造成心灵创伤,倒是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实在是让人疑惑,认为“老师的威严与责任来自手中的教鞭”的张先生是否还生活在古代。
书的第二部分“假装生活”,显示出作者敏于观察,勤于思考,陷于日常奔波,却又能时时抽离其中审视它。故而能写出“大多数的山东饭局,都是一场组织有序、纪律严明的典型人物优秀事迹宣讲会。”“三十岁,是个妙不可言的年纪。人生将透未透,事业欲立未立。像一颗果冻,看似已经成形,你稍一动弹,又吹弹可破。”这样令人捧腹、直击人心的比喻。
写出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过千万,全网阅读量过亿的爆文离不开这份审视与思考。除此之外,作者的《为什么女神更容易“失足”》和《学会分手》更显示了他的冷静与通透。
《为什么女神更容易“失足”》中写道:女神“失足”,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颜值爆表,其他数据被掩盖了。普通姑娘,有男生追你,可能是欣赏你的才华,喜欢你的性格,爱慕你的人品……但如果你是女神,男生们来追你,99%是奔着颜值来的。因为颜值太好,他们顾不上欣赏其他。所以当她们芳华不再,男人们也就激情减退,剩下的故事就是一路向下。……漂亮是上帝的恩赐,用好了捷足先登;漂亮也是上帝的试探,用不好失足入坑。
《学会分手》是篇时评,以杨幂离婚的热点新闻开始,有论述有例证,因通透而不俗。文章最后写道“分手是一场葬礼。一场我们能见证、可参加的自己的葬礼。人生葬礼上送别肉身,分手的葬礼上送别爱情。肉身一去不再来,爱情一别还可待。”分手是见人品的最好时刻,只是此时鉴别有点为时过晚。
看完全书,第三部分“折叠空间”里的时评最令人印象深刻。或许正因作者了解自己的独特,且勇于坚守这份独特。
《张先生说》有对故乡发自肺腑的深情,有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对社会事件的评论,既不乏人情练达的金句,又有洞明世事的精确,幽默中透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