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兰情绪管理

不要沦为群体行为下的工具人

2021-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阳兰情绪教练

去个性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意思是,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候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

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去个体化状态?

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进入去个体化状态。当人处于这个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受到自己的个性和意识支配,而倾向于依从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容易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比如:暴乱。

处于这个状态中的人,降低了自我觉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社会、道德评价的关注,通常会降低内疚、羞愧、恐惧等行为控制力量,社会规范不受制约。

比如某地区的一些暴乱案例中,很多人的行为是受旁边的事件影响,他们自己无法以内在的价值标准和态度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之所以会导致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匿名性;二是个体处于群体中受外在因素影响,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他人的反应及周围发生的戏剧事件上,丧失自我意识。

当一个人丧失自我意识,其行为调节能力也跟着无效,最后沦为别人谋求利益的工具人。

百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