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国学•养生读书哲思

由格物致知浅谈理性分析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145人  飞奔的Seven
由格物致知浅谈理性分析

前两天,许久未联系的同学小王打电话来,聊起来最近的苦恼。小王有一份令人艳羡且收入不错的工作,而且只要发展下去,前景也是一片光明。但他却想辞职,脱产读书充电,转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金融。亲人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劝他。他自己也觉得难以取舍,真的放弃社会公认的前景坦途光明的职业?还是去重新开始未知未卜的新行业?内心的纠结徘徊让他十分为难!

相信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而且也会在选择之前左右徘徊。多数人都会屈从于社会的通俗评价而放弃内心的本性追求。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理性的分析抉择呢?关于如何抉择事件,已有很多经验和做法的介绍,本文结合最近刚好读到王阳明先生的心学,谈一点粗浅感悟,这里一起交流探讨。

1、要“格”选择的事项。王阳明有个很有意思的趣事,就是他读到朱熹的格物穷理时,为领悟“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于是就去格竹子。盯着一片竹子七天之后,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这段逸事笑完之后,给我们一个理性分析、多项选择的思路,那就是要格选择的事项。就是要透彻的分析面临的每一个选项的本质,剥开附在选项上的表象。比如小王,如果我选择这份职业,那么是因为大家说他好,我才选择,还是因为社会评判说这份工作好。还是这份工作确实适合我,而金融只是我的一时之意,不会长期喜爱。亦或是,金融可以作为业余偏好而已。把两个选项的本质搞清了,如何去选,也就明朗了。

2、去除心头蒙蔽。

由格物致知浅谈理性分析

历史上,有个有名的鹅湖之会。讲的是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在鹅湖之会上,陆方有一个观点亦可作为我们理性分析选择的方法。那就是去除心头蒙蔽。即: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同样,去掉心头蒙蔽,我们就可以看清本心之源。很多时候,我们弄不清自己内心真的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原因在于我们对每一个选项抱有看法。我们做理性的分析,正确的选择,就是把事实本身和看法分开。当我们把事实与看法、真实看法与放大的情绪与批判分开,把选择建立在事实本身上,那么做出的选择便大抵不会错了。

3、要保持不动心。这里分两种,一种是选择之前,要保持对内心渴望的不动心。通过上面的理性分析做出选择之后,要保持不动心,不被社会评判和亲人朋友的劝说游说而动摇。第二种就是,在做出选择之后要保持不动心。选择之后,无论面临的境遇是好还是坏,都要保持内心的淡定与坚持,不能左右摇摆或者后悔,要把自己的理想和选择坚持下去。不能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就怀疑是不是选择的路是错误的,从而产生懊悔与沮丧的心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