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青春散文

那个秋日里,妈妈在我旁边织毛衣

2016-09-22  本文已影响191人  王小帅Sep
秋日

—1—

同一个时间起床,不再有朝阳溜进屋角。

又是一年秋天。

越来越喜欢独处,喜欢安静的看着秋日下的大树被风摇动起来,喜欢流过的江水,飘动的浮云,路过的风景。

这个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在得意,在失意的时候学会了从容一些,就像你终究躲不过这轮回的四季。

这个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不在有闷热和酷暑,而是因为秋日变得暖了起来。

这个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就像是一片大海,我就想鱼儿生活在水里。

把心藏着,一路欢喜,一路珍惜。约定的晨阳,在秋,也在暖。

—2—

别过了灼热的八月,渐凉时,增添衣物。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写道:“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行,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之前初读,只觉得名家手笔,朗朗上口。而如今,秋日里细细一品,又有了几分心有戚戚的感想。

我总能想起那个早晨,院里已经有了阳光,妈妈在我床头告诉我天冷了,穿上长袖的衣服;亦或者那个傍晚,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好像所有的凉意都突然来临,穿上妈妈递给我的衣服之后,从内心到身体感到暖。

天气很好的时候,我很喜欢秋日里走在街道上,看人们都换了新装。

我也拿出了去年的衣服,就像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紧紧的裹在了身上,好像又一个别样的时代要来临。

我也喜欢静静坐在阳台上,就像孩童年代,我和弟弟拿着小板凳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旁边的妈妈织着毛衣,和我俩不情愿的搭着话。

阳光下,不那么热,也不再那么凉。

秋天就像夹在日记本里的枫叶,满满地都是回忆的味道,萧瑟的天气更让这份回忆平添了几分伤感。

这就是,毛线

—3—

家乡的秋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到了秋日,太阳西落的时间慢慢变早,暮色悄悄来临,炊烟袅袅升起,还夹杂着孩童熙熙攘攘的打闹声。这时候,总能听到大人们对自家孩子吆喝道:穿衣服去!

夕阳西下,总想在离去前抓紧时间传递最后的温暖。暖暖的金黄洒下,却被微凉的秋风吹的毫无暖意;日薄西山,竭尽全力的传播温暖和光明,却更显鞭长莫及的无奈。

每家每户,开始准备自己的晚饭。放下柴草,点燃炉火,略微刺鼻的味道入鼻,抬头看到缕缕炊烟升起。

草木柴火,经过燃烧,把香甜可口的饭菜做好,化为灰烬,升起炊烟。

一如那辛勤的农民,苦咸的汗水滴下收获令人欣慰的硕果,上养老下育儿。

袅娜地阵阵轻烟,似云纱薄雾,宁静而又灵动;原来这就是人间烟火,有悲凉也有欣慰。

秋日,天高气爽多晴朗,因而,秋日的夜晚大多是月朗风清的。

在家乡,虫鸣夜更寂,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秋日静谧的夜晚,无论是万点繁星还是廖星可数,秋风微凉,柔软的轻抚,抬头望着窗外幽蓝的夜空,辽阔开远,想要张开双臂拥抱整个夜空,就此沉沦其中。

就像人终会逝去,留不住,停不下。

待到来年,虫不是去年的虫,你不是去年的你,秋日的夜晚还是那去年的夜晚,不曾有太多的变化。

秋风起,炊烟散,落日西沉后。辛勤劳作一天的农民已在寂静而美好的秋夜中酣睡,因为他知道良辰美景不如那二亩薄田。

就睡去吧!秋夜凉,秋意浓,悲凉在心头,时光不停留,趁着夜色未阑珊,就睡去吧!

此刻,脑海里又萦绕起张学友的《秋意浓》

“秋意浓,离人心上秋意浓,一杯酒,情绪万种,离别多,叶落的季节离别多......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

End



我是王小帅。

白天上班族,下班文字控,阶段性段子手,九零后工科男。

一介草民,渴望进京中状元,请记得点击喜欢和关注。我的盘缠就靠乡亲们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