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困惑
闺女这次数学考的不太理想,眼看着期中考试近在眼前,全家齐上阵,帮闺女复习备考。
领导交代,卷子上的错题,准备好举一反三的练习题,明后天再给闺女做一遍,拿过卷子搂了几眼,这功课一上了初中,难度系数直线上升,看着卷子上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讲的是东南还是西北。
后来想起来了,我初一的时候,光顾着和几个结拜兄弟练“鲤鱼打挺”去了,这几课彻底拉下了,以至于数学只考了30几分,虽然被老妈修理之后,初二成绩上来了,这倍数、因数的概念算是稀里糊涂的一直没建立起来。
闺女给了一本初中预备班教辅书,拿了书先自己补课,慢慢看明白了,倍数,因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公倍数,公因数,再往后看,开始讲素数时,有点觉得脑子塞的东西有点多,再后来,又讲合数,“一个正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我开始有点想不起来因数是什么了。
最后当看到书里蹦出来素因数时,说“如果一个素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就说这个素数是这个数的素因数”,我非常确信,我的脑子已经被搅和成一盆浆子了。
突然想到今天看的《意识光谱》书中说的,人类总是用这种“孤立+建立概念”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就像读这篇文章认识某个“字”一样,这个“字”是和整个屏幕的背景不可分割的,但是人们为了认识这个形象,忽略了背景,仅仅“孤立”出来这个“字”的形象,而孤立认识的只是整个世界的一个局部。
接下来,人类通过想象,虚构了一系列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亦不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公倍数,公因数,素数,合数,你能从自然界的那棵树上找到结了果的素数,因数吗?
这一系列复杂的概念,逻辑把人类自己都绕了进去,可是认识的仍然是一个局部的世界,不是这个世界的实相,实相还需要实证的认知来发现。
不管怎么说,这数学的概念掌握这辈子算是没这份天分了,可是为了闺女的期中考试,还得硬着头皮学,到上了高中,江郎才尽,估计只能交给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辅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