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反思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又结束了,看看班级分数,不少同学的分数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应该考高分的结果并不高,那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经常被点名批评的同学分数反而不低。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高分不少,97分以上的就十几个,但是低分也不少,特别是一部分同学在80分左右徘徊,感觉班级参与评比时,这些左右徘徊的同学分数拉低了班级的平均值。期中考试过后,课堂上作业时对这些同学就多了一些关注,尤其是那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的,经常点名批评,有时一节课要点几次名,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一定要监督他补出来。对于那些考高分的反倒放松了警惕,一是这些同学本来基础就好,二是学习习惯好,感觉不会有问题,平时做题的时候,总是认为他们都是对的,关注的就是一些中上等成绩的同学。结果这次考试这些在我眼中的优等生反倒没有考到更高的分,而那些左右徘徊的,倒是考了90分左右。具体试卷内容我还没有认真去看,但这些分数已经引起了我的深思。
每一个同学都想受到老师的关注,也都应同样得到老师的关注。批评也罢,表扬也罢,都是对他们的关注,都能促进他们进步。并且这种关注要持久性的,通过分数的分析,发现期中考试后,有几个考的不太理想的,曾经单独谈过话,当时效果还不错,但期末考试前没有再次谈话,结果考试效果不太好;凡是期末考试前单独谈过话的,特别叮嘱过的同学,考的都不错。
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孩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孩子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妈妈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因为通过短信女孩儿发现教练在悄悄地关注自己,于是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所以效果越来越好。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注是多么重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被别人肯定。如果受不到关注,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老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老师每天都在关注自己,但是对于10大班额的老师来说,想做到每天关注每一个学生,实在是不容易。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