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2021-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绿叶zll

读完本文约需28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小萌,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这本书,叫《家庭的觉醒》。

在做了妈妈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点:陪伴和爱的本能,也是需要“自我觉醒”的。

38岁的我,成为了妈妈,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全心期待着孩子的降临。但即使是这样,我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好陪伴和爱的觉醒。

在我女儿出生的头两年,我对她所有行为的第一反应、我嘴里说出来的,都是我爸以前对我的严苛的评价。直到脱口而出之后,我才惊讶——那些老话、俗话、记忆中的批评、对孩子并不友好的指责和随意评价,仿佛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张口就来。我得学着把这些话咽回去,换一套我认可的系统来回应她。

这让我想起我做《你好,爸爸》这档节目时的一次采访。在《你好,爸爸》的采访中,我对所有的嘉宾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对爸爸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大部分的嘉宾要么是说“没有印象”“不记得了”,要么就只能追溯到六七岁。当采访演员夏克立时,他告诉我,他印象中比较清晰的画面,大概是在两岁左右,爸爸和他在河边堆沙子城堡的场景。而现在,他和他的女儿夏天一起玩时,常常玩得比他女儿还疯。

当你的父母给予了你爱和陪伴,那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唤醒这份本能会容易不少。如果因为种种生活的偶然,我们没有得到这份爱和陪伴,那我们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觉醒这份爱和陪伴的本能。这个过程也是我们重新爱自己、重新成长的破茧而出的过程,它确实令我们非常痛苦,但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今天要讲的这本《家庭的觉醒》,就和我上面说的这个观点息息相关。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它给我了极强的冲击感。正如书名中的“觉醒”二字,能打破你固有的思维,带给你新的灵感和力量。

比如,作者沙法丽•萨巴瑞认为:

孩子不需要我们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觉醒的。重要的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

这与我们熟知的传统教养方式不同,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其实,每一位父母都有能力培养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并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深度联结的孩子。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被现代社会对养育子女的误解和自身内在的局限蒙蔽了双眼。

同时,这本书的作者沙法丽•萨巴瑞的特殊经历,也让我特别推荐你读读这本书。

沙法丽•萨巴瑞是一位印度女性,对东方哲学非常热爱和熟悉,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她专注于研究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融合,是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她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过各类人群,比如亚洲海啸的幸存者、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女性、年老体弱者、企业领袖等。她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东西合璧的特点让她赢得了全球范围的受众。

在这本书里,她希望在人类最深层的渴望与日常生活琐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父母既是觉醒者,又是养育者;家庭生活既是柴米油盐,也是修行。不仅教你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也带领父母踏上一段心灵的觉醒之旅,摆脱为人父母的恐慌和焦虑,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一、父母生气,是孩子的错吗?

书的一开始,作者就用了一个非常普遍又生动的例子,把每个人带入自己养孩子的片段,引人深思。

“我不去,妈妈,我就是不想去!凭什么要我参加你朋友无聊的聚会?”12 岁的玛雅对妈妈给她安排的活动毫无兴趣,表达着自己的愤怒。

她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了房门,这种反应夹杂着倔强、坚持、任性。

妈妈被玛雅的行为惊得合不上嘴,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我是为她好,她怎么能这么对我说话?她应该时不时地听我的话。”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妈妈也愤愤地冲进玛雅的房间,高声宣告:“不许你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你必须尊重我,你必须马上道歉,并参加聚会。”

说完,正如玛雅一样,妈妈夺门而出,并把房门大力地甩在身后,妈妈用同样情绪化、不理智的方式,在和孩子作着对抗。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这样的场景几乎每个家庭、每个妈妈都经历过。

比如有一位妈妈这样和我倾诉过:

在她家儿子还很小的时候,睡眠一直不好,天天晚上睡觉前哭闹,折腾一两个小时都很正常。即便她有这个心理预期,也学习过相应的科学知识,可还是忍不住爆发了。

有一次,她尝试了所有的哄睡方法,洗澡、按摩、听音乐、讲故事、喂奶、抱睡,一系列操作后,孩子还是精神兴奋,不愿意睡觉,放床上就哭。当时已经晚上十二点多了,这位妈妈第二天还要上班工作。

所有的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崩溃了,她把儿子丢到床上,对着他大喊:“你想干什么呀?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儿子虽然还不会讲话,但看到她的表情,听到她大声吼叫,哭得更厉害了。她不知道她还能怎么办,自己也哭了起来。

包括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

当我们朝孩子发怒时,就像是在情绪上被人推了个跟头。我们通常认为是孩子的行为令我们发火的,我们告诉自己,他们又吵又闹,是为了测试我们、挑衅我们,把我们逼到极限。为了让怒火师出有名,我们可能还会说:“看,是你逼我发火的!”

传统的育儿方法认为,家长情绪爆发,陷入焦虑或恐慌,都是孩子的过错。当孩子的行为催化了这些情绪时,我们就会指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当然,如果是较为现代的处理方式,我们或许会用较为中立的语调,在用词方面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批评的用语,或者在感觉要被激怒时,给自己一些冷静的时间。

但不论是传统的方式还是现代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效果短暂。不管我们怎么做,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反复出现,孩子依然会做出糟糕的事情,家长依然是发火、冷静、自责,不断循环,却也没能解决问题。

因为这些处理方法都没有触及行为的根源。家长从书里、专家那里、亲戚朋友那里学来的各种技巧,都只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不是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些技巧都是关于如何控制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激怒我们,不让我们生气。我们以为,只要让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不会有过激行为。

这就像一个游戏,父母和孩子在竞争着谁能领先对方一步,这个过程中充满着矛盾与对抗,可想而知,这个游戏肯定会以生气、焦虑、失望而结束。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这种游戏规则,因为它试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父母只要自己觉醒了,为孩子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改变,并能达到更高的觉醒境界。

那父母该如何去创造这些条件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指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觉醒式教养法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影响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帮助父母自我觉醒。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是因为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孩子会模仿开始,最先看到、听到的,就是自己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这种影响,大到一些支撑人生的品质,比如坚韧、乐观、真诚等等,小到孩子的生活习惯。

比如,有一次,我和某位儿科专家聊天,他说的一个现象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在门诊中,经常会碰到很多家长来咨询:“医生医生,我家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呀?”

虽然宝宝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很多,比如饭菜不可口、挑食偏食、饮食习惯没有建立起来等等,都会让宝宝不好好吃饭。

但最最基础的一点——以身作则,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宝宝连正常吃饭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不会好好吃饭。

比如,在很多家庭里,大人追着喂宝宝,等喂完了宝宝,自己才匆忙吃两口,宝宝根本不知道怎么样算是好好吃饭,因为压根没看过大人正常吃饭的样子。

还在有的家庭里,爸爸妈妈总是一边喂饭,一边自己说着:“我的好宝宝,张大嘴,哇,再吃一口,你真棒。”

那你想想,你在说话,宝宝在吃饭,他怎么能吃得好呢?他是不是学着学着,吃饭的时候就会“嗯”“啊”,就开始跟你说话了?因为他看到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

这个观点,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我们总是无意识间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那个大人,也不小心把我们当初的难过,留给了我们的孩子。

当然,这样的弯路,大家都在走,你不用自责。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成为我们的镜子,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把无意识的行为纠正过来,一步步走向觉醒。

就拿我来说吧,我的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想要玩她的东西,我女儿一开始就很大方地分享出去了,给那个小朋友玩了几十分钟后,女儿说想要回来,于是就去把玩具要回来。

结果要回来的时候,那个男孩就大哭。我就和我女儿说:“你看他哭了多难受啊,他也不是不还给你了,要不你就给他再玩一会儿吧。”

我女儿就摇摇头,说不。

我就继续引导她:“你看他现在哭得那么伤心,他一定很不舒服,给他玩一会儿玩具他就会还给你的呀,晚上回去我们还能继续玩。”

我女儿继续拒绝我,说她不想这样。我大概坚持了两下,突然我女儿就嚎啕大哭了。

把女儿安抚好之后,我就在想,为什么她会是这样的反应呢?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

突然我就意识到,小时候我爸也喜欢这样对我。我想到我女儿哇哇大哭的样子,也看到了小时候那个哇哇大哭的我。

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姑姑那时候从上海买回来两双很时髦的凉鞋,一双蓝的,一双粉的,让我和她自己的女儿我们两个人选,然后我们俩都看上了蓝的那双,就话赶话地吵了两句。

然后我爸就怒了,和我说:“怎么能这么不懂事,这是姑姑买回来的,当然应该让她女儿先挑了,你还吵!”

那个瞬间我其实特别委屈,当时的我,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我想的就是姑姑让我选颜色,我当然选我最喜欢的了,我哪能想到这是她妈妈买的,我就得让着这样的逻辑呢?

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女儿已经把玩具给别人玩了一会儿了,并且和我说了这会儿想把玩具要回来,她已经表达了她的想法,结果就因为别的小朋友哭得特别伤心,我就让她再把心爱的玩具分享出去,还引导我三岁的女儿去体会别的小朋友的心情。

但实际上,我女儿哪能明白这些啊!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能分享几分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我还想让她再分享出去,这只是我想做的罢了,想标榜我们特别崇高、特别愿意分享。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你这大概算是觉醒了,但是有具体的方法吗?平时意识不到怎么办呢?我把书里的方法总结成三个步骤,接下来就让我们依次说一说。

第一步:意识到触发情绪的根源是自我恐惧,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当我们看向镜子中的自己时,会发现自己面对孩子所产生的暴怒、焦虑、伤心、无助,并不是来自于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

比如,你希望孩子能取得成功,希望孩子能达到某个标准,希望孩子不要落于人后。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恐怖的、互相残杀的地方,因此很担心孩子的未来。

这种恐惧我理解,毕竟现实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我们生活里往往也以“成功”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高低、好坏。我们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都是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逼自己去进步、去提升的。

这些观念自然而然就关联到了孩子身上,变成了高分、优等、融入“对”的圈子,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伴侣,过上好的生活。

听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想说:“这样想有错吗?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是理所应当的,现实社会确实如此呀。”

这一点我也同意,但合理规划未来与破坏剥夺孩子当下的自由生活是两码事。家长是以未来为导向,孩子恰恰相反,他们活在当下,想要享受眼前生活的点点滴滴。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原本性格挺平和的,自从做了父母之后,就变得焦虑了。就是因为孩子恰恰成为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结点。

怎么讲?哲学家说,人们的焦虑是因为从过去走不出来、对过去的念念不忘和对未来的恐惧,而恰恰忽视了当下——也就是临在的力量,所以你的焦虑就会滚滚而来。

在你跟孩子的相处当中,有很多的纠结、矛盾和冲突,其实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的某些行为,连接了你自己和你的童年,让你在过去的那种负面情绪当中纠结,走不出来。而他的一举一动,你都想的是在长远的未来会怎么样。今天不吃饭,明天会不会不长高?今天不上学,明天是不是就没有大学上?所以一个本来平和的人,因为有了孩子,因为不经意间把过去、当下和未来联结起来,这个焦虑感就爆棚了。

我们就拿跟孩子一起读绘本来说吧。如果你能够跟孩子一起关注临在或者是当下,那么跟孩子一起去读书中的故事,跟孩子一起共情书中的人物,跟着书中的情节起伏,该欢笑欢笑,该伤心伤心,两个人一起笑,眼神彼此有真正的接触,看到对方的眼睛里去,那么这一段时光,你们俩就都是活在当下的,你们也真正地完成了彼此有质量的陪伴。

相反,如果你对着一个字说:“来,给妈妈念念,这行字怎么念?”如果念着念着,有一个字不认识,你说:“你看看,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念,隔壁小明都会了,你怎么回事?”这时候就是你对未来的恐惧覆盖了临在、当下该有的专注,那么你们之间这段亲子阅读,不仅没有成为有质量的陪伴,还成了孩子以后可能再也不想和你一起读书的一个原因。

这就是我们要理解,跟孩子相处,要锻炼自己关注当下的能力,把对未来的恐惧、对过去的怀念抛在脑后,你们才能真正地彼此相伴、携手成长。

因此,我们在希望孩子朝着未来规划的“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本身就是觉醒的,他们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并适应自己的生长环境,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世界。

觉醒第二步:要教养孩子,必先教养自己

在传统的养育观念里,子女教养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能听到,甚至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放弃工作、生活。

正是因为这样固有的观念,家长都认为我们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所以只要孩子稍微没达到我们的要求,就认为都是孩子不好、孩子不够努力造成的;一旦孩子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又会归功于我们自己,都是自己教得好、培养得好。

觉醒式教养就是带来思想上的大逆转,把教养的焦点转移到父母身上,需要被教养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回想下,有多少次,你的孩子在经过一天的漫长学习后,一上车或一进门,你就连珠炮似的向他们提问?

如果孩子没回答上来,或者回答的只有一个字,你马上会生气,认为他们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愿意和你交流,愤怒的情绪又是一触即发。

倘若换个思路想想,如果孩子进门后,你不是一连串地追问,而是帮孩子拿下沉重的书包,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轻抚下他们的后背,结果是不是会截然不同呢?

你看,就是如此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个角度,不是我们在唤醒孩子,而是孩子在唤醒我们,你看到的世界可能就是另一番风景了。

觉醒第三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看见”

在讲我的观点之前,想先问问家长:你认为你的孩子最想从你那儿获得的东西是什么呢?

最新款的手机?新鞋子、名牌衣服?一次迪士尼乐园的旅行?还是顶级私立学校的学费呢?

可能大家都觉得,孩子最喜欢买东西、买玩具或者到超赞的主题公园玩。但其实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远比我们想的要深,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也是每个孩子都希望问的三个问题:

我被看见了吗?

我有价值吗?

我重要吗?

有一次,我和女儿要出去玩,在出大院门的时候,她看着我,说了一句话。因为我刚跟我爸爸为一点小事冲突来着,我女儿仰着小头,看着我说:“妈妈,我知道现在家里的事让你挺有压力的,但是我希望你从走出咱们院门的那一刻开始,不要想那个事了,跟我一起好好地度过今天下午,咱们俩是一起去玩的。”

你可以说我的女儿属于比较敏感又会表达的小孩,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种能力的。我想,孩子是有他的特质,但是我们要希望孩子给我们理解、给我们共情,我们必须之前就给了他成百上千次的理解和共情,他才能知道被理解是什么样、怎么去理解别人,才能在关键时刻给到我们这样的一种安慰。

那我就想,我是不是每一次真的都看得见她,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重要的?

当然不能说是每一次,但是至少比方说她骨折的那一次。她骨折了,挺严重的,那么我的感觉、我的表现都是:“妈妈看到你这样特别心疼,这一定非常疼吧?咱们家祖孙三代你是第一个经历骨折的人。”同时,我又开始说:“但你非常厉害,你经历了这些之后,你比我们都了解骨折是怎么回事,将来发生大事,你也知道它必然有一个突如其来接受它、面对它的过程,你就多了很多的成长。”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先共情她、再引导她的过程当中,她首先觉得她的疼痛妈妈看见了,妈妈体谅到了。但同时,妈妈又可以给她解释,这件事情对她不仅仅是坏事,还有好的一面。于是,当我女儿事后两三年了,回想起她的骨折,她都是非常愉快、温暖、感觉被爱、被重视的感受。

我们俩路过一个大商场,她说:“妈妈,你还记得上一次咱们俩是什么时候来的吗?”我说:“我不记得了。”她说:“就是我骨折的时候,推着轮椅,你带我来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我真的好幸福。

所以我就想,当我们真正地看见孩子、让他知道他是重要的时候,他其实是真正地活在生活的感受里的,他也可以和我们建立非常好的连接与合作。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重视,他们便能感到充满力量。

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建立对自我的认知,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给他们爱和反馈,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的、被关注的、被看见的。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被建立起来后,相应地也能召唤出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支持孩子勇敢地走向未来。

三、觉醒式养育技巧

走上觉醒之路后,我们还要善用养育技巧,来影响我们的孩子,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书中作者给了我们九大新的养育技巧,下边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我印象最深的点,并谈谈我的看法。

技巧1:走进当下,从盲目反应到真挚表达

第一点就是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不再给孩子盲目的反应,开始真挚地表达。

前边我们有说过,父母和孩子间最大的冲突,其实是“时间差”,父母考虑的永远都是未来,而孩子永远活在当下。

你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自然而然没办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感同身受,并给予真挚、坦诚的反馈和陪伴。

书中,作者和我们分享了她女儿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听听。

一天,女儿玛雅跟妈妈聊起了时尚打扮,玛雅说:“妈妈,看到时尚杂志上的漂亮衣服,我觉得当一位时尚模特应该是个特别好玩的事情!”

妈妈听完的第一反应,不是和女儿共情,而是觉得玛雅好肤浅,毕竟妈妈不希望她长大后成为一名时尚模特,这和妈妈未来对玛雅的规划差太多了。

想到这儿,妈妈的情绪被激发了,说了更伤人的话:“玛雅,你长大了可不能成为一个没头没脑的傻瓜,只对打扮或者潮流之类的垃圾感兴趣。你要成长为一名世界公民,关心如何去消除贫困、行善助人。”

女儿也不甘示弱,强烈地表达着:“妈妈,我只是在说几件衣服而已,我不是在说我的未来,我才 12 岁,我的朋友都在谈论这些,我做错什么了呢?”

是呀,一个 12 岁的孩子看到漂亮的衣服,表达了自己的喜欢,这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这无关未来,只是孩子当下的感受、当下的喜欢。是我们太敏感了,害怕孩子没有成长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情急之下作出的反馈其实伤害了孩子。

类似的事在我家也发生过,有一次,我女儿突然问我:“我们家有没有保时捷?”

如果是没有在养育中反省、思考过的我,可能一顿道德批评就跟着出来了。但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了,做父母的要真挚地表达,不要去评判,于是我只是回答:“咱们家没有保时捷。”

然后你猜我女儿接下来问我什么问题?她问我:“保时捷是什么?”

我的第一反应和大部分爸妈一样,会觉得有点难堪,以及下意识地觉得,小小年纪怎么那么爱钱呢?这不是价值观有问题吗?是不是学会攀比了?

但你看,当我不带评判地回答女儿,你会发现孩子是单纯的。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就是“1+1=2”这样简单、不拐弯的问题,其实我女儿连保时捷是什么都不知道。

反而是我们去道德批判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爱钱啊、会攀比了什么的,才让孩子种下了这颗种子。

至于我家的故事的后续,是这样的:

我就和我女儿说:“就是一个特别贵、特别好看的车。”

我女儿又问我:“那咱们家怎么没有啊?”

我就问她:“那你觉得咱家车怎么样?”

我女儿就说了:“挺好的呀,能放我和妈妈的自行车,还能把座椅调一下躺平。”

我说:“哇,真好,你很了解咱家车的功能啊。你觉得它适合咱们吗?”

女儿说:“适合,我喜欢。”

然后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那如果我带着道德评判,对女儿发脾气了呢?你想想这件事会演变成什么样?

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再都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任何事情、任何感受了。

如果这样的问题正在你家发生,书里作者给了我们三条改善亲子关系的法则,帮助你重新把孩子拉回你身边,重塑你们的亲子关系:

1.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对自己的教养之道有信心,能让孩子知道生命里什么是最重要的。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2.用心倾听,不要被自我带着走,不要被情绪淹没。

听到孩子真实表达的是什么,孩子只是喜欢几件好看的衣服而已。

3.坦诚表达,不论认不认可,都要给孩子真挚的反馈。

作为家长,肯定会担心孩子,担心他们被表象迷惑,没看清事物的本质;担心他们见识不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些你都可以给孩子说,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用心跟他交流,并理解他的感受,孩子会认为自己是被尊重的、被看见的。

就拿玛雅的例子来说,你可以这样告诉她:“你的想法真的有点吓到妈妈了,可能是妈妈有点老派,不懂时尚。但我听到了你说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虽然我有点担心这样的价值观太肤浅,但妈妈相信你,你已经懂得了这些道理。”

其实,表达真实的自我原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但由于这使得我们监护人觉得惊慌,结果就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回归真实的表达,是我们能够给子女最美好的礼物之一,因为这为他们打开了真实的大门。

不再盲目反应,开始真实表达,这会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带来巨大的转变。

书中,作者也通过生活中一些真实的场景,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从盲目反应转变到真实表达。

【具体场景】

孩子考试临近,但还是沉迷于玩手机。

【盲目反应】

“不要玩手机,我在跟你说话呢!我不敢相信你竟然没有为了考试复习。把手机丢一边去,否则我会永久没收!”

【真实表达】

表达方式1:“我知道你没留意到你现在有些分心,我看得出来你在无意识地逃避考试,我可以帮助你做复习计划吗?那样你就可以好好准备考试了。”

表达方式2:“恐怕你不知道你此刻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而作为你的家长,我非常担心。我需要你的帮助来提醒我,你明白你的选择会造成什么影响的。我们能来聊聊你为什么选择不去学习吗?看看如何改变你的这种心态。”

表达方式3:“我见你对手上的小玩意爱不释手,我再给你五分钟,你就要开始完成你的任务了。不过,要是时间到了,你还任由自己逃避责任,我就不得不拿走你的手机,直到你完成功课。我不希望没收你的东西,但我需要看到你学会自律。”

当然,真实表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几种思路,真实表达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读懂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你在生活中和孩子做到用心陪伴、真挚表达也就不难了。

技巧2:为孩子创造空间,找回父母的力量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孩子本来就是觉醒的,我们做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他们天生的觉醒意识,为其提供可以开花结果的土壤,为孩子创造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孩子自由发展,不等于不管不顾,而是充分了解孩子,接受他原本的特点,遵照孩子的天性,在顺应他需求的前提下,给予合适的引导。而不是恶意抹杀孩子的天赋和好奇心,完全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遵照某种标准,去努力改变孩子。

孩子本身就是觉醒的,家长也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其实并不需要上多昂贵的早教班,而是从日常生活里慢慢建立起来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冲突、对抗,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且相对自由的空间,比如:

在洗手台下加一个踩脚凳,孩子就可以自己完成洗漱,不需要父母架起来帮他洗。

给孩子准备自己的储藏柜,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物品及摆放规则,需要了可以自己拿,乱了可以自己收拾。

进入玄关的门,可以安排低一点的挂钩,孩子进门可以直接自己挂好自己的衣服和书包。

从这些小事做起,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自己独立完成,也能慢慢培养起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认为他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甚至帮助爸爸妈妈完成一些事情,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然,自由也不是放纵,而是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和规矩的基础上。那怎么定规矩呢?这个教你两个小原则:

1.你不能设定连自己都不遵守的规矩。

当听到“规矩”这个词时,你也许会以为我说的是给孩子制定规矩。但是,我们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把教养焦点转移到父母自己身上。所以制定规矩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自己的规则和界限是不是清晰?

很多时候,家里的冲突和争吵,就是因为缺少清晰的规矩造成的。

比如,定了家里晚上十点必须睡觉,可是当宝宝玩得高兴不愿意去睡觉的时候,在他们的恳求下,我们马上就放松了,可以再多玩十分钟、二十分钟……结果到了晚上十一点,宝宝还没入睡,你又开始抱怨:“这么晚了还不睡,怎么回事呀?我明天还要上班。”

仔细回想下,其实是父母自己的规矩界限不清晰、不明确。这样的规矩其实根本算不上规矩,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随孩子的心情和自己的心情而改变。

2.定下的每条规矩,都是以服务孩子成长为目的的。

一条规矩的制定,不能仅仅是为了自己舒服、方便,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做出让我们担心的事情,而是能够帮助孩子管理和应对当下的生活,提高孩子的韧性,帮助孩子成长为全面、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那哪些规矩能帮助孩子成长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心理咨询经验,从四个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护理,包括清洁和睡眠。

尊重个人所处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和家。

尊重个人的内心: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过程。

尊重家庭和社群:与人沟通及贡献社会。

总结一下,制定规矩时一定要清晰明了、平和冷静,且为了孩子的成长服务。

最后,我还想跟家长说一些话,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会把成为母亲这件事情浪漫化,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好妈妈、好父母。事实上,为人父母不是一种天生的技能,好父母也不是天生的,希望大家能从这种执念中走出来,从要求自己和孩子变得完美,到更关注彼此的成长。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有耐心,养育中的不完美是正常的。一方面,我们应该谅解自己的不完美。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摆脱了情绪的控制之后,还是要知道自己要做一个觉醒的父母。

好了,这本书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再一起回顾下书里的要点:

1.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父母的“唤醒者”。

孩子身上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父母自己行为习惯的折射,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后,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反过来,孩子也会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受到父母的影响,彼此成长、彼此促进。

2.孩子和父母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时间差”。

父母的关注点永远在未来,而孩子在意的永远都是当下。因此,要解决亲子关系中的矛盾,父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走进当下,和孩子一起,站在同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善于倾听,真诚表达,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被看见的、被认可的。

3.除了和孩子肩并肩站在一起,父母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由空间既不是不管不顾,也是无限放纵。在清晰规矩的界定下,给到孩子独立且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孩子慢慢在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建立起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勇敢走向未来。

最后,我想借用萨巴瑞博士在书中的一段话,祝福你,祝福你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