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偷‘’
![](https://img.haomeiwen.com/i4831415/3651b1754d0a65df.jpg)
近段时间,简书比较热闹,好事糗事播报不断,先是红黄蓝虐童案,后又有简友暴料,有人从简书中窃取他人的文章去卖钱。大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嫌。于是讨伐声,声声俱重,却又显出波澜无波和诸多无奈。因为维权的成本太高了,且小人物的怒号不及张飞的一声断桥,只能自娱自乐一回,还白白的花了自家的半斗米粮。
事实是,仅凭一已之力与偷者斗,恐怕只能隔靴搔痒,文不胜武?就像你的手机被偷了,去派出所报个案,最多做个笔录并给你发个防偷须知而已,少有下文。除开你拿到了刘备的圣旨,否则赵子龙是不会单骑救孤的。故被盗的文人只能写写文章发思古之幽情,或者不计成本的愤愤然而已。
倘若你还血气方刚,又有一点的号召力,发起一个征文让大家一起骂骂娘,解解恨,借此拿点償金,也就知足常乐了。企图借助道德的力量宣判盗窃者?无门。因为,‘’官家虽有牌,民狗不识字。‘’对偷者无用!
记得孔乙己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读书人偷书不算偷‘’,这话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脉相承,有其一定的逻辑关系,意思大概是说,读书是件高尚的事,读书人偷书也是为了高尚而为之。所以读书人偷书就不能算偷。这是一种无耻的逻辑,却有着现实的市场。
百度上说‘’偷‘’字,有四种解义,简单概括之就是:偷物,偷看,偷闲,偷懒,偷情。等等等等。对偷字来说,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有N种解读。但有一点百度是漏注的。
漏点什么呢?对了,应该是漏了偷字的社会属性。比如,好人做坏事就不一定是坏事,坏人做好事就不一定是好事,正如读书人偷书不算偷。而那位盗文卖钱者大概也是这套逻辑。所以当你名正词严的斥询他时,他才会面不变色心不跳。还像皇上挑宫女一样的龙颜大笑。笑你的不自量力,笑你的白日做梦。
这使我想起了文革中人们常常掛在口头上的一句语录:‘’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也就是说,要对某一行为进行定性,就必须先弄清楚行为人是谁。他代表了谁的利益。只要是被定义为敌人的人,就没有一个是想干好事的。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因为被罗贯中定义为汉贼,肯定是坏事做尽的家伙,故有火烧赤壁非要将其烧死不可。同理,只要被定义为朋友就肯定是好事做尽的良民。如刘备及其哥们。因为刘备是汉室的后人,皇帝的近亲。皇亲国戚难道坏事乎?
从孩堤时代起,我们就喜欢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看电影时常常会问大人,剧中XX是好人还是坏人?再大一点就学会给人物画脸谱。像京剧一样,一出场便知了那斯的好坏。一旦知道是坏人,就要接受众人的千刀万剐了。
再举一个通俗一点的例子是:比如杀人,好人杀了坏人叫做造反,是件革命的事,而坏人杀了好人则是大逆无道,是件反革命的事。于是‘’宁要好的草,也要拨掉坏的苗‘’。也再比如,一个好人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便是英雄,若一个坏人在他家中杀贼便成了凶手。可见某一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作案动机不一样,其罪就会不一样。可见,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而动机又是随其识时务而飘忽的。
哈哈,都是听语文老师课惹的祸,满脑的关联词语,联想多了,也就把事情扯远了。还是来论偷吧。
比如偷情和偷心,同样一件事却也有利己和损人的两种。贵人偷情那叫做真爱,文人一润色便能流芳千古,庶人偷情那叫男盗女娼,文人一鞭挞便能让其遗臭万年。总之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透视偷字,结果就会不一样,套用一句文人的话来说,又叫做成也箫何败也箫何。
另外偷字也有干好事的时候。倘若偷得美人心,还会成就一段佳话哩,那是祖宗积了德。倘若偷得一群美人心,你便成了皇帝了。所以许多腐败的官员都有当皇帝的潛质。故我认为万事都是有其两面性的。
君不见,有些单位领导署名属下的文章窃取功名,换取学位的大有人在吗?你敢说人家领导偷了?没有领导的栽培,能有你成名的机会否?你不感恩戴德人家还敢说人家偷?
其实偷字还可以分为大偷和小偷,明偷和暗偷,长偷和短偷许多种。
朝廷宦官以国家的名义巧立名目收费,搜括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是大偷,大偷圣明,百姓无话可说。做为父亲在饥荒之年,以孩子的名义挖生产队的地瓜充饥饱、摘别人家的荔枝解解小馋那是小偷。大偷使人生畏,小偷令人生厌。以领导的名义冠下属的文章沽名钓誉换文凭,那是明偷。小人物窃取别人的论文冠名卖钱或换取学位,那是暗偷。与别人老婆发生一夜情那是短偷,包养小三金室藏娇那是长偷。暗偷是防不胜防的。而明偷却是防都不能防的。
不过,即使被偷了,还是应该感谢盛世的言论自由以及简书这个平台,如果没有言论自由,没有简书,谁知你有文可盗呀?谁知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可从卖钱呀?说不准人家这一盗你就扬名了?哈哈哈!凡事都往好处想,便能一笑泯恩仇。对待被偷也只能如此。当然偷走我情者另当别论。
亲爱的亲们,你的被偷了吗?你有偷别人的吗?
偷吧偷吧,读书人偷书不算偷?但愿在简书上才子偷佳人也不算偷。那你的人生就开挂了!哈哈哈……。
关注《椰子树下故乡情》专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