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7: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今年夏天很不寻常,酷暑炎热旷日持久。
全球气候异常,台风也罕见地接踵而至。
连日的暴雨,一遍遍洗刷着大地上每个角落的不堪。
转眼就要开学,时光真是如梭。回想整个暑假,除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也只能是与书本相伴,和电脑相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样在路上。”如此美好的句子,读起来的总是令人振奋。可是,因为行动不便,也只有靠闭门读书来消夏。
好在这也算是应验了另一句崇高的格言:面向世界的人生旅程,身体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思维可以到达。
日前遇见在晓庄学院工作的旧同事,他告诉我如今的晓庄学院已经是两个校区,分别在方山和莫愁,老校很小,新校很大。
宋庆龄挽陶行知学校官方网站形容是“两区一园三附校”,在校生一万六千多人。只是不知道今天的晓庄是不是依然贯彻了陶行知培养乡村中国教师的初衷。
陶行知说,“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
陶行知对师范教育的重视和身体力行,首先在观念,他认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教育培养人竞争,更应该培养人合作和协作。社会中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协作”。理想的社会是人人平等,因此学校教育应培养具有平等意识的国民。社会中最基本的平等之一,就在于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只要这个底线守住了,就可以“出头处要自由”,实现人的差异化发展。
“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队伍的训练。我们要想普及幼稚教育至少需要教师150万人。”陶行知的眼界很宽,在同辈人中,他不仅关心男童教育,更注意到女童和乡村年轻人;在纵向的年龄段,他同时关注幼稚教育和老人教育,由此认识到必须大规模地培养师资。
对于精英教育,陶行知观点与今天的流行大抵相当。今天的普遍说法是:真正的精英也即百分之五左右,而天资极差的儿童也大约此数,其他人群由相差无几。
因此,相对平等、均衡地推进中小学教育就有了社会学的基础。“假使我们把一千个人按着聪明的大小排列成行,我们就晓得最聪明的是少数,最愚笨的也是少数,而各人和靠近的人比起来都差不了几多。”
他反对教育领域的专制思维,鼓励人们争“人格自由”,与同时代陈寅恪、王国维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同出一辙。他说,“创业的皇帝大都是天才。天才忌天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天下最厉害的无过于天才得了真智识。如果政治的天才从经验上得了关于政治的真知灼见,谁的江山也坐不稳。”
他揭露中国古代专制下的教育本质是引导士人发财、做官和出名。“皇帝引诱天才进伪智识的圈套有几个法子。一是照他的意旨在伪智识上用功,便有吃好饭的希望。二是照他的意旨在伪知识上用功便有做大官的希望。三是照他的意旨在伪智识上用功便有荣宗耀祖的希望。”今天的我们读来,这一段落的文字,正是流传久远的、出自宋真宗之手的这篇诗的白话表达: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但是,假如读书(求学)的前途只有一种或几种比较单一或狭窄的生涯选择,那么个人读书与社会丰富性的关系必须会产生出问题。千军万马为做官、千军万马为应试,显然既阻碍社会的丰富性发展,又限制了人才本身的多元发展,社会由此堕落。
在哥伦比亚大学与导师(约翰 杜威)合影陶行知对于“知识”,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对现实和未来有价值的知识,也存在伪知识。“二十世纪以后的世界属于努力探索真智识的民族。凡是崇拜伪智识的民族都要渐就衰弱以至于灭亡。”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之间,“新中国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产物。这两种力量的联合赋予中国现状以色和形,并决定其未来的命运和希望。”中国的教育应当博采众长,分享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继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新生。
[教师者,应有精神之追求]
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服务”,就是“贡献”,应当是有此志者方入此门。教师的人生成就,是通过学生成长和数量和质量来体现的,只管努力去做,如同乡胡适座佑铭所言:“努力做徽骆驼”。
“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免得尊荣之可言。他的机会,可分四种:(一)有可教之人;(二)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三)可教者百未能平均教;(四)已受教而未能好。”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教学做合一”主张是相通的。“学校以生活为中心。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工夫。间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
学校是生活的空间,是文化的场所,是人际和谐的环境,又是互相影响的园地。“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国家大事,世界大势,亦必须师生共同关心。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爱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现象。总之,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这是丝毫不可以假借的。”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凡应当改造的,一丝一毫都不肯轻松放过,才能表现真精神。师生不能共同改造的学校环境而侈谈社会改造,未免自欺欺人。”
陶行知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引领人们体会和创造高尚的精神生活,“去物质化”。“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钱买,不靠钱振作,也不能以没有钱推诿。用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没有钱自然买不来;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没有钱也是可以得到的。高尚的精神如同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一样,是取之不尽的,用之无穷的。没有钱是一事,没有精神又是一事。有钱而无精神和无钱而有精神的学校,我都见识过。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我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认为不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也许至此,他将原先改过的名字“知行”改为了“行知”吧。
[一起“行”]
一遍遍体会陶行知的“做中学”和“教学做合一”,对照自我的教育生涯,相形见绌,惭愧之余也加深了“教育的第一现场在学生中”,在师生的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内心世界和未来的共同期许之中的真切认识。
假期以来,心中一直隐隐地惦记着那几个孩子的境遇。
再不去探望,就都要开学了。
现实的人生成长,很少有如此的坦途昨天,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们又一次自发地踏上宁芜路、经过“老地方”,走进了三胞胎姐妹在老市区租住的家。
孩子们的父亲去打工了。
这是头一次,没有照例等候我们的到访。
孩子们的母亲又一次念叨着:孩子她爸如果前年不把积蓄搭进跑运输的生意里,亏了本,现在日子就会好过些。现在,他只有替别人开货车,有货拉的时候有工资,没货拉就没钱发。暑假里,一次去南京拉货,才有机会把三个小女儿们带到南京工地上玩了一回。
大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一放假就去金鹰的火锅店打工,一天能挣八十块钱。大学学费每年要一万多,还有食宿和服装费,自己必须想办法挣一点。
大女儿告诉我们:饭店老板怕这个“准大学生”、未来的“空姐”(空中乘务专业)被烫伤,特意不让她接触火锅、灶台。
同行的三胞胎妹妹的班主任告诉我们:三个孩子学习非常用功,成绩有进步,而且都是运动会的健将。说到运动会,宋老师又一次眉飞色舞地说:有了她们仨,本班的“女子接力项目”只需要再征集一个女生,就齐了,而且一定得奖。
下学期,大女儿就要去大城市读大学了,三胞胎妹妹也齐刷刷地升到九年级了。每次家访,都要谈到生活来源和经济压力的话题。这压力每每都化作孩子们母亲眼角的愁云,挥之不去。她的笑容总是让人想象是那种“泪光中的笑容。”
当然了,每次到访这个“人口众多”的家,老师们都心照不宣,捎来的学习用品和礼物,也都依据事先征询到的孩子们的小心愿,任何的捐助也从不张扬。
这一回,关于孩子们家中的新困难,归途中,大家又盘算着如何持续地施以援手。
花的芬芳,也因接触到真实的土壤,还有空气、雨露和阳光这是一个经济上暂时十分困难的家庭,学费、生活费,是这对父母心中仿佛永远的心结。
这也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家庭:大女儿不出三年,将随民航客机空中穿行,实现蓝天梦想。而三胞胎的眼神中,每每流露灵秀和志气。她们的身体很康健,学习也都上进。相信在社会和更多人的帮助下,她们的卓越成长,很有想象空间。
不必想着给人帮助就要回报,当然这与我们这个亲情社会的文化传统有关。孟子对中华文化研究的很深,其观点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看来,国人之爱,有差等,有亲疏,大体上是个同心圆。
助人的真正目的,是受助者意识和行为的传递和拓展。爱不是单向的,而教育的爱更应泛起涟漪,甚至波澜。
其实,教育是一条河,你今天按人为的标准将他们分开,而明朝大家依然汇聚在这个星球之中,仿佛从未离开,一直如影随形更要反观的是,每回的与学生家庭的互动,丰富了我们的教育视野和社会观察,而每回与学生的交流,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和激励。不存在绝对的教和绝对的学,也不存在只教不学的教师,和只学不教的学生,这也正是陶先生的观点。
一人“行”,教育的小天地有希望。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起“行”,教育这“一方池塘”才因着“活水来”,“清如许”。一并感谢同事们的参与!
[注] 源自上篇 中国教育改造:答操震球之问/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伪智识”阶级/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下篇 相关文章补编:共和精义/中国在转变中/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教育与科学方法/我的学校观/行是知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