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音乐散文与诗歌词控

“生死何足惜,唯有情难撇。”——《牡丹亭外》词评

2015-03-15  本文已影响994人  李笑雲

前几天一直在听陈升的《牡丹亭外》,最初几遍总是泪流满面,套用别人的话,大概是内心的凄凉吧。

早些年自诩文艺,喜欢看书,每读到意气相合不能自已处,还要提笔抒发些感慨,近年却愈发懒惰起来,书也不想看,字也懒得写了。于是作为一个懒惰的伪文艺,听歌果然好选择。省事又省心,一口气听五遍不费劲。我是歌词党,所以播放列表里的中文歌,基本上都是夕爷大作,千嬅王菲陈奕迅,不厌其烦。

姑且说我是大俗的雅人吧。

但是陈升又不一样。林夕词胜在情感细腻,文字精巧,陈升更多述说生命的感慨,人间的遗憾。《牡丹亭外》摘有古典戏曲中的《女驸马》《枕中记》和《牡丹亭》,加入陈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循环到第三遍的时候,才明白这次是非要为它写点东西才行了。

歌曲开头选了《女驸马》的唱段,如每段恋情的开始,充满古老而美好的意外,皇榜高中,红袍宫花,好不新鲜。然而尾音未完,接的却是黄粱一梦,二十年。

言语确确是最常用的白话,甚至有一些口语,还有陈升在句尾随意添加的语气词,但是字里行间隐隐透着一股宿命感,像剧中人一遍一遍的念唱:从古到今说来话,不过是情而已。

这人间苦什么,怕不能越千里。生活并不是像爱情故事的结尾,一步登天,一夜白头。事业,爱情,哪一个不是要小心经营。

也许你曾遇见过一个人,是他让你经历了爱恨,尝过了悲欢,让你变得更加的柔软或者坚强,让你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一些温暖和丑恶,只不过你已经忘记了;

也许你曾看见过一架盛极的荼蘼,在某一个子夜,月似流水花如雪,让你在刹那间对“宿命”这个厚重的词有所体会,只不过你已经忘记了;

也许你曾走入过一个庭院,院里有梧桐细雨,有时寒烟漠漠,有时大雪飘临。你在那里做过一个关于“浮生”的梦,只不过你,也已经忘记了。

你问我怕什么,怕你不能坚持,怕如《七夜雪》中的霍展白,怕生命中最深的爱恋,却终究抵不过时间。

这世界有点假,可我莫名爱上他。你看,这世间那么多遗憾,也并不如想象中真实,然而我是凡人,放不下璀璨的俗世,躲不过痴恋的欣慰。写到这里又想起夕爷为97港版《天龙八部》写的主题曲《难念的经》,表达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和被悲欢怨妒左右的痴缠,周华健的曲和嗓音都很衬得起这份对宿命坦荡荡的怨怼,现在很少有这样荡气回肠的歌了。

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牡丹亭》中汤显祖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二十年尘世风雨,遍观动漫小说电影无数,可以随口说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的我们,什么是爱情,真的懂吗。也许我们还相信有可以起死回生颠倒乾坤的爱情,只是不再期待发生在自己身上。

写歌的人听歌的人,现在能静下来听听别人的故事已是少数,何必硬求一份真心。认真如陈升,也不能保证听自己歌的人是不是真的肯认真听你的歌,万一听歌的人就是那个负心人呢?写歌的人假正经也好,断了魂也好,大概都是陈升的自嘲吧。听歌的人,最无情。

“可我最爱是天然”,语出《游园·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你看这世间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爱恨纠缠恩仇负欠,戏文中的爱情故事美则美矣,但我想要的只是一份简简单单长长久久的爱情。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游宦和羁旅的风霜与艳阳中见过了人间的温暖和丑恶,那些散落在历史间的枝枝叶叶,时隔千年仍然能氤氲出一片蔚为大观的峥嵘气象。

《牡丹亭》和《枕中记》都是源于一场梦,不知作者是否也在暗示现世中难有姻缘天注定的爱情。天地浩大,我怎么知道应该在哪里遇见你。你问我怕什么,怕不能遇见你啊。是否你走过了我身边,恍恍惚惚一瞬间。是否此生错过了你,就再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陈升总是喜欢用简单的歌词,重复的旋律,反反复复地吟唱着自己。词曲间挥之不去的宿命感,再加上他和刘若英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总是让人觉得豁然又哽咽。

结尾是和抬头相同的一段《女驸马》,有网友猜测其用意还是鼓励有情人不管理性还是感性作祟,不管怎样的矛盾,还是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真爱。如歌中所唱,既然躲不过,那就期待吧。

矛盾且自戕,暂且这样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