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想法书写人生训练营

【书写人生训练营】+8组+Sandra+《百年孤独》书评

2019-08-23  本文已影响1人  莫莫豆丁

在孤独中彼此成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事情追溯到前年的夏天,上高三的表弟在高考完之后,就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每天足不出户,整天就抱着一手机,吃饭看,睡觉看,走路看,甚至上厕所都看。每天基本不会按点吃饭,更不会按点睡觉。手机就如同身上的一个零部件,似乎比亲人都来得亲呢?无论大人们怎么劝说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依然没有要改的意思。看着他那样,真是替他着急啊。

有人问现在年轻人的几大通病的什么呢?

有人说刷手机、孤独和熬夜。

记得松浦弥太郎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不与信息保持适当且舒服的距离,人们就会无意识地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无条件地接收各种信息,原本用来储存和理解信息的大脑会被填满,到最后,身心会受损。”

诚然,手机和信息给我们的生活的带来了便利,这点毋庸置疑。权衡利弊的同时,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因玩手机时间过长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些人机不离手的现象呢?我在《百年孤独》里似乎找到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

《百年孤独》,它的作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被认为是继《创世纪》后最值得被全人类阅读的书。

有人是这样评价它的: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本书如此年久不衰呢?

全书围绕着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家族的子子孙孙历代都生活在马孔多的一个城市,常年与世隔绝,信息流通闭塞,伴随他们最多的无外乎是空虚、寂寞、孤独、恐惧、痛苦,致使有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终日混混度日,有人骄奢淫逸,自大,自满,最后,在第六代继承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的时候,整个家族随着羊皮书一起消失了。

从书中是得出了这样几个观点:人始终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摆脱孤独,孤独一直都在;恐惧其实伴随着我们每一次成长。

一、人始终是要顺应自然规律

叔本华说: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有:“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意思是: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时的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的生长。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各自按照其自身规律去运动,无法逆转,也无法阻止,这就是自然。可用以说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四季更替,万物生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老病死;潮起潮落;无不遵循着这样一个隐形的规律,可有些人非常逆流而上背道而驰,熬夜刷剧,通宵麻将,暴饮暴食,到头来吃亏的那个人只有自己。我们无法逆行,顺势而行方才得始终。

书中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家族的第一人被人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家族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因失眠症被家人绑在了一个大树下直到死亡,家族中第七代继承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之后后代因家族的没落而在生下来之后就被蚂蚁吃掉。布恩迪亚家族的后人因胡作非为、纵欲无度、骄奢淫逸、破坏了家族的传统,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的没落。

我们当恪守本分,遵循自然规律。

二、没有人可以摆脱孤独,孤独一直都在

李宗盛的《山丘》中的歌词有这样一句: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这种孤独,不仅属于一个民族,更属于整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

海明威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陆地。换句话说,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人与人的孤独也都大抵相似。我们只需安安静静地独自长大,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独自面对世界的真真假假。

韩寒说过,当你明白得越多,你就会觉得自己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

全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最多的就是孤独了。孤独其实有时候未必是负能量,它时候是一种向上的动力,推着我们走向远方。村上春树说,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孤单是你在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不在乎你;而孤独是,你不在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在乎你,你只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正是因为孤独,才让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看到了希望,有些人觉醒了,拼命研习,掌握知识,积极地参与战争,带领全村进入繁荣的时代。孤独是一种状态,孤独让你自由翱翔,让你有勇气敢面对自己,让你重新认知这个世界,会让你思考事物的本质。

正如作者马尔克斯所说的那样:“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三、恐惧其实伴随着我们每一次成长

梁文道说:“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一定要认识他的恐惧。”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没有希望就没有恐惧,没有恐惧也就没有希望。

美国作家库柏说:不曾恐惧过的人,不会抱有任何希望。

曾在一本书是这样描述的:人只有在恐惧区里做事进步往往是最快的。有的时候不逼着自己前进,自己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天赋的。就像运动一样啊,经过长时间地不断挑战,身体素质,力量,肌肉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且当你身体适应这种习惯之后,你会收获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恐惧也是推动自己走向成熟的一种力量。

书中的第二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年轻时去入军,其实刚开始他也是害怕战争的。就是在一次次恐惧里他练就了大无畏的精神,兵来我挡,在无数次与敌人正面交锋,他比以前更勇敢了,不但战胜了敌人赢得了胜利还保全了整个家族。

所以,当恐惧来临的时候,试着与它握手言和,纵使万般艰难,总有腾空一跃的一天,我们要永远有这种不怕输和困难的精神,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接纳。人生就是在这一次次历练中变得越来越强大,恐惧其实并不可怕。

玩手机并不能彻底删除心中的恐慌、孤独、空虚、寂寞,只有正面回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亲爱的读者,也许你曾经也是一只迷路的小羔羊,没事,现在拍拍身上的尘土,扬起嘴角,接受安排,用大无畏的精神去战胜恐惧,成长的路上并不孤独,因为我们都是并肩作战的朋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