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气到五颜六色忍不住大吼的妈妈们,那一刻,你的爬行脑在作怪
闺蜜家宝贝现在正好是两岁,据说,闺蜜每天都被气得五颜六色的,每次在微信上聊天,都是各种“吐槽”,这可怕的两岁咋这么可怕呢?
前儿,闺蜜买了很多车厘子,一心想让孩子多吃点,洗好了叫他时,他正沉迷在把一个个小车子排队,很专注痴迷的样子,闺蜜说:涵涵,快来吃车厘子啦。
儿子答应一声,眼睛没离开那队车子,依旧专心致志地摆。闺蜜结婚前也是个暴脾气,有了娃那已经消磨不少了,她压住性子又喊了一句:你再不来吃,我可就吃光喽,你就没得吃了。
儿子依旧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句,这次闺蜜决定给儿子点“colour”看看,自己把车厘子都吃光了。等儿子玩够了跑到桌子前发现车厘子都被吃光了,瞬间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坏妈妈,坏妈妈。”闺蜜的火儿也是噌地一下升起来了,也喊了一句“叫你半天就是不过来,还赖起我来了。”实际上,闺蜜知道冰箱里还有,所以才把桌子上的吃掉,只是想让儿子有个小教训,结果却弄巧成拙。
她说自己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在关键时候却压不住火呢?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自己的错?
为什么孩子两岁之后就这么不听话了呢?
是不是每个老母亲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想的都是: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生一个儿子/女儿来虐我!
恭喜你,因为孩子独立了,他虽然很小,可是也要用行动”写“自己的独立宣言了,这个阶段虽然“可怕”。却也是他人生里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什么是可怕的两岁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在《可怕的两岁》描述这段时期的孩子:
*一言不合就情绪失控,总是大哭大闹;
*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其猛烈程度如同暴风雨一般;
*“不!”“不要!”“不行!”时时挂在嘴边;
*无理要求特别多,有时让人哭笑不得;
*醒的时候一直在家里东奔西走,什么事情都想要沾手;
*拒绝别人的帮助,凡事都要按照自己的规矩来;
......
之所以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是因为孩子在这一时期自主意识开始萌发,自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自主探索阶段。
而父母在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手足无措,只感到为什么原来那么可爱的宝宝突然“天使变恶魔”了?对着孩子发火之后又是无限的愧疚与伤心。
发火时,你的爬行脑正在作怪
孙燕姿和大儿子去年也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儿子感冒发烧,孙燕姿衣不解带的整日护理,焦心焦虑,可是大儿子要吃巧克力,孙燕姿不允许,儿子在纸上写:我恨你,我恨妈妈。
孙燕姿也写:是吗?如果你si掉我也不会在意的。
事后孙燕姿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为什么对最亲最爱的孩子,我们有时候却在盛怒时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会说出一些彼此伤害的狠话来?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就是“爬行动物脑”学说,也就是原始脑。
人在发生冲突时,我们会转向“爬行动物脑”控制,而爬行动物是会吃掉自己幼崽的。这时候人满脑子想的就是“战”或者“逃”。
而爬行脑的作用就是当遇到危险和压力的时候,会启动自动保护功能。
前儿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个新手妈妈在孩子吃奶哭闹烦躁不已,狂掌掴不到1周的小孩子。
盛怒之下,她已经失去理智了。
但是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因为还有理性脑,如果全部都是爬行脑控制,那世界就失控了。
如何控制爬行脑作怪,让理性脑掌控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呢?
1.不要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实际上,之所以,孩子和妈妈都有挫败感,是因为妈妈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
妈妈内心戏:我还不是全为了他好
孩子内心戏:我长大了,我希望自己能做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 德雷克斯曾经说过:想要征服争夺权力的孩子是个很大的错误,也会徒劳无功。权力之争持续下去,容易发展成习惯。这会让孩子借此发展更多牵制大人的技巧,同时也让孩子觉得,除非自己有更大的权力,否则自己毫无价值。
在权力之争的游戏中,无论结果怎样,妈妈都是输了。而正面管教里最推崇的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
2.学会按下“积极的暂停”键
当孩子发生了你不能忍受的事情时,这时候说出来的话往往是严厉又失控,这时候想控制你的原始脑,就需要“积极的暂停”,为自己按下一个"暂停键“,这时候你可以在别的房间里先冷静一下。
或者孩子因为小,在做一件事情很慢时,你不想帮他,希望他独立完成,比如扣扣子,系鞋带时,你不妨给孩子一个规定的时间,自己就忙活自己的事,眼不见心不烦,等你再回到孩子身边时发现孩子一切都弄好了,会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而2岁孩子正是要展现自我的时候,越是指挥可能越适得其反,不去看他怎么做,他反而会挖空心思想着做好了”显摆“给妈妈看。
前阵子,儿子因为一件事我误解了他,他很生气。儿子说,妈妈,你先去别的房间吧,我要发泄一下。然后我到了别的房间,听见他在自己的房间使劲拿靠垫击打床,一边击打一边说“妈妈你不要过来哦,我发泄完了就好了。”
我说:好。
我的内心戏是,咦,从小耳濡目染,他已经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怒气发泄源了,难道我这个老母亲要下岗?
3.转变观念,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
你看到的是孩子不听话,根本不理你,但是你不知道,孩子在那一刻的专注有多么迷人,你更需要保护他的那份专注力。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曾经写过,在她创办的蒙台梭利之家中,一个小女孩不停的将一些圆柱体放进容器里,然后又出容器里取出,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在不同的孔里,她在那里不停的做这个重复的动作,无论是旁边的孩子在唱歌还是走动,都不能够影响她,足足做了42遍之后,她才如梦中苏醒一般,愉悦地微笑着,两眼炯炯有神。
而这,正是传说中的专注力,也是每对父母最想要的,但是,恰恰就是需要在2岁前不破坏。
4.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
正面管教里有这样一句问话: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
当面对孩子不良行为时,我们很容易划入惩罚的旧习里。
而事实上,惩罚不是目的,“关注于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2岁多的孩子,根本分不清大人说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吓唬他的,在他那里,全都是真的。
碗里的车厘子没了就是没了,妈妈吃掉了,没有给自己留,自己不开心就要大哭。
而妈妈的想法却是,反正冰箱里还有,吃掉碗里的吓唬一下儿子,要不然总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
其实这时候需要关注孩子的专注时间,在他真正把自己能量全部释放完毕后,再邀请他一起来吃水果,并且是对着他的眼睛来说,就不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孩子的。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不能以爱为名,伤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