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日登南屏山

2022-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温不晚

记不得上一次爬山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总感觉像是眼前发生不久的事,未曾想竟相隔有五六年了。上一次还是和阿飞相约一起爬老家县城的凤凰山。

才觉时间的脚步快的可怕,仿佛突然间长出了腿来,拽着我一路狂奔。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过了而立之年。

这不由得让人倍感唏嘘。

到了这个年纪,总是很容易患得患失,满怀心事。似乎整个社会都对你有所期许,如果没做成些什么事,怕是会让很多人失望。其实这倒也没啥,毕竟你是你,别人是别人,可是有些时候自己也会在所难免的不安,内心里多少害怕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这会让我感觉年华虚度,空留一身疲惫。

现在这个社会,想要获得一点什么的代价太大,只是想要拥有一个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一个灵魂可以栖息的居所,就可能需要拼尽全部的力气,每天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庸庸碌碌、碌碌无为,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永不停歇,直到生命耗尽。个人幸福在社会财富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我常想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生活从来都是身不由己。

处在当下这样的后疫情时代,各种不景气,一片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吧唧的。想不到最近真的赋闲在家了,于是心里更添了一份烦闷。

她似乎也有此感,换做平常,她看我无事可做,总会发发牢骚,掩饰焦躁不安。这几天全然换了一个样子,竟隔三差五的提议出去采采风,踏踏青。

这倒让我有些意外,她是一个宅的不能再宅的宅女。长年基本都是没有特殊事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算有时我提出来一起出去走走逛逛,她都很少答应。听到由她嘴里提议出来的时候,我忍不住揶揄到是什么事情让她有了这些兴致,她说无他,就是想。

这么说,是她的想法没错了。

大概是天气这么好的缘故

大概是春日的阳光这么和熙的缘故

大概是我俩整天满脸愁容的缘故,这样下去可不好。

她说带我去爬南屏山。是她小时候登过的一座山,山靠江边,有青石板的阶梯,山上有一间书屋。

我说好。我一向喜欢登高望远,有这机会哪有不同意的。

尤其是书屋,勾起了我的兴趣。

果然“南屏山”,这么有诗意的名字!肯定来源不简单,一定是一位有文化的先人取的名字。遥想西湖的南屏晚钟,同名如此,此行应该别有所获吧!

行车至山脚下,一条青石板的台阶映入眼帘。

“应该就是这了,这么多年没来,我也记不住准确了,不过看这个台阶很像。”

“我觉得也是。南屏路附近的大山,好像只有这座了。”

青石板的台阶满是落叶,青黄辉映,石阶上的纹路依稀可见,颇有年代感。靠山的那一侧有明显人为开发过的痕迹,没有了草木导致出现了轻微的塌方,碎石遍地,把入口的台阶都淹没了,我们踮着脚走上去。

“看来山上现在没人居住了,都这么荒僻了。”看着无人打扫的台阶,我说。

“可能吧,有些久远了。”

“不知道山上的书屋还在吗,里面是不是藏着古书?”

“不好说了。”眼前的物是人非,她也满是感慨。

“不管怎么说,光是你带我来这,我就挺开心的。”

爬完一段台阶,看不到来路,只见一个稍供歇息的方形平台。往前眺望,视野似乎开阔了起来,不等我们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灵江便倏的横亘在眼前,一览无遗,伴随着江风习习,柔和舒适,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令人沉醉,我发觉她已有了些困意。顺着往左转,石阶陡然回升,仿佛自天而下的云梯,目光所至,触不及顶,直立厚重给人威严朝觐之感。两边树木青翠,石阶时而明亮,时而阴翳,斑驳交错,原是被上了年纪的樟树伸延的枝蔓遮挡着,形成的这一片片荫凉倒是恰到好处。

遥望山顶,瞥见露出的一角房屋,墙壁已经破旧剥落,看起来已然荒废许久。

“你看,那个房子的窗户还开着,应该还有人!”看到这个,我有些惊喜的说道。

“要不你自己上去看看吧,我爬不动了。”还没爬多久,她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开始打退堂鼓了。

“那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再往上走吧,来都来了,不登到山顶太可惜了。”我尽力宽慰她,也能感觉到自己也有些气喘吁吁,后知后觉我们的体力已经退化到这样的地步,岁月不饶人,何尝不是我们自食其果?远离大自然久矣。当你意识到时,往日已不可追。

还是继续往上爬吧!

我一手扶着她,一手拿着吃食,这样一来,两人顿感心安。我为有她作伴欣喜,她有美食不可辜负,快哉!

临近山顶,四周愈发幽静,风吹树动,耳边尽是树叶沙沙声,眼前是一片颇为宽敞的平地,余光左侧有一间小屋,门扉紧掩,这个院落没有烟火的气息,我们在一块石板凳坐下,她说再爬不上去了。

嫩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闭上眼做深呼吸状,忽的想起小时候用树叶做的口哨,便顺手摘了一片卷折起来,放到嘴边,叶子吹弹可破,软透到发不出声响。才想起还是初夏的时节,我只好作罢。

“都快到了,你就自己上去吧。你不是喜欢爬山嘛,刚好满足你。”看我有点不甘心,她示意我道。

“也行,那我先去打探一下。你在这里歇着,我等会儿下来接你。”趁着还有余力,我打算独自登顶去看一番究竟,书屋想必也还在等着我。

我便向着山顶走去。

果然,不消功夫就找到山顶那间开着窗户的屋子了。我先看到的是它的背面,便环绕着屋后一人宽的走道打量着。

屋子椅峭壁而立,风格并无特色,就是普通的居民房,少了些许情调,唯一引人在意的还是那朝江开放的窗户,如果能站在里面眺望,这位置极佳,想必别有一番风味,我这么想着。

屋四下满是翠绿发亮的橘子树,橘花刚冒出花骨朵儿,竞相开放,有簇拥之势,对橘农而言,有望是一个丰收之年。

怎么看也不像一间有书香味的书屋。倒像是果业合作社,八九不离十了。

我猜错了。

绕到屋前,才发现屋子并不是一间,而是分开的两间,前面竟是一座庙宇,几尊神像依次并立,神情威严,看不出是哪路神仙,姑且称它“山神庙”吧!后面看到的那间想必是供奉守庙之人的居身之所。

只是仍旧未看到一人身影,心有悸然,我还是不要贸然进去打扰好了,便折路返回。

没有一睹她小时候见过的那间书屋,心中不免有些遗憾。虽然是一座庙也未尝不可,也在情理之中,自古深山多古庙,这样的庙里求的签,据说会很灵,因为最起码你不辞劳累登上此山就比别人多了一份诚意,所谓心诚则灵,大概正是此理。有机缘定来此拜上一拜。

“爬过这层就是山顶了,再陪我一段吧,要不我背你?”我跑了下来,连哄带骗的硬拉着她一同去山顶看看,或许她也会有些什么收获。她拗不过,便依了我。

山神庙的上面其实还有一段台阶,算不得山顶。我们只好喘着粗气沿着阶梯继续走,连个石板凳也看不见了,而快到山顶时,只看见除了几颗大樟树,别无他物,平平无奇。我心想,她这会儿要不是累着了,绝对要对我口吐芬芳了。

还好,还好……

还好这里没有其他物件,没有其他装饰,因为眼前的这一切,人工的任何装饰都是多余的。

山顶上是一条蜿蜒的青石小道,两旁仍是碍眼的橘子树。我有些灰心丧气,顺着小道拐了个弯,一副江山社稷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样的景色在我以前从未见过。老家在中部山区,小时候满山遍野的跑,目光所及也只是山连着山,山的那边还是山。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喜欢这种登高望远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一种豪气,一卷胸膛的烦闷,苍茫大地之间,尽皆蝼蚁,谁又比谁高贵呢?人只有发觉自己的渺小,才能常怀敬畏之心,才能谦逊自勉,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记忆里有此感触还是在舟山,借工作之余,我乘电梯到20楼,就是为了一睹海边的景色。只见那海天相接,百舸争流,云雾缭绕,海市蜃楼般的美景,那种情境下,就好像世上真的存在蓬莱仙境,只想随徐福东去,去求取那长生不老仙丹。便是这种望了一眼就再难忘却的场景,是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栗。

虽然眼前的景色没有这么夸张,却委实令我欣喜万分。我难掩内心的激动,随手把吃食放在一旁,本想和她一起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她说她不敢往下看,有些恐高,头有点发晕,只好就近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让她坐下,让她缓缓神。

这才认认真真观瞩起南屏山真正的景致来。

阳光倾泻而下,山麓一片青翠,偶有乱石在山谷突兀而出,山中有青烟袅袅升起,那是橘农在焚烧干枯的枝叶。“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来时的路,已经没了痕迹,只有满目苍翠。

江风顺着山谷溯流而上,俏皮的打着转,夹杂着江水的咸湿味,就算暴露在正午的太阳下,刚爬山出的一身汗,被风这么一吹,只觉心旷神怡,没了一丝炎热。

一条银色的绸带从远方飘飘然跃至山脚下,又折转至东边的大桥。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比夸父的臂膀还要宽,人间断没有这样的织造。江的一侧楼房林立,鳞次栉比,有起重机哐哐当当的声音传来,江的另一侧原是她家对面的小镇,我尚叫不出名字,隐约能听闻鸡犬声,顿有处于城市和农村交错之感,若不是连接两地的大桥上车水马龙,来回穿梭,简直以为是两个世界。江水中有一沙洲,植被茂盛,被大棚覆盖之处,彰显着人类活动的轨迹。几只轮船停泊在弯曲的港湾,承载着财富的重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一辈人,再不用限制于地理位置的活动了,渔民也不是以前的渔民。有两辆摩托艇蹿入眼角,他们踏浪而来,在江面留下两条类似飞机飞过的羽翼,一滑而过。他们看上去那样小,像大海里疾驰的海豚,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他们是灵江的魂。

远处山川连绵,层峦叠嶂,像极了家乡的山。小时候总问山的那边是什么,是江,是海。现时的我也想问,江海的那边是什么呢?是山。隔山带水,情之所系,好一副江山如画。

我回过神来,看着她坐在地上,脸色恢复了过来。于是满怀欣喜的把美食送到她面前,她欣然的接了过去,也不再有什么不悦,看来还是美食更适合她。好像也没啥不好的。

                                                            2022.4.8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