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易,要感恩、要小心、要善行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33人  走向光明写字的地方

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历程。

一篇篇的日记详细记录着她每天的治疗过程,她写得那么稀松平常,完全是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没有一句抱怨、没有颓废沮丧,我却读得很忧伤。这种忧伤来自于洞见一个人在患上大病之后,身体、心理上所要遭受的大罪。

哪怕作者自身很坚强,可是透过她的文字,我们知道原来美好的人间每一天都有人在忍爱着生命难以承载的痛。

陈冬芹是汕尾人,家里共八个同胞兄弟姐妹,她最小。

在她的笔下,她的兄弟姐妹在她患病期间对她进行极细心的呵护和照料,为挽救她的生命,需要骨髓捐赠,几个哥哥都争着去,几个家庭间展开拯救妹妹的接力行动。她男友也对她极体贴,或许正是被这种浓浓的亲情包围,让她面对生命无可躲避的灾难之时仍能平静、心安。

医院是最能见识到人间百态的地方。她家的那种手足情深,她与男友爱侣间的坚定,让人既羡慕又感动。

陈冬芹在经历无数次化疗、再到骨髓移植,饱尝痛苦。看着身边病床的病友来来去去,一个接一个坠入永恒。她拼尽全力和死神正面交锋之时却还能坦然的写下这样的话:

“在住院一年里,亲眼目睹病友的离去,不止一个,而是11个,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多岁。护士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谁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哪里、何时停止呢?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时间,该来时来,该走时走。

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犹如花开花落,最后回归自然。

离去的人,安息了,永恒了,活着的人,不应该悲痛,要有坦然的心胸,去接受人生的自然现象。

一个人,要有多辽阔的胸怀,才能在坦然面对自己人生的大限时还能抚慰亲人。

在接受哥哥的骨髓移植后,时好时坏的身体支撑陈冬芹在这世间小心、感恩的的又行走了10年。

2011年4月,她因骨髓移植的并发症,重新入院,2013年7月终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并发症导致多种功能衰竭而离世,在人间不过活了四十多年。

不记得是谁曾说过一句话:人间有地狱,地狱在医院。

大概只有在死亡隧道真正穿行过的人,才会有这种深切的感悟吧。

如果说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大概就是,人活着都不易,在这世间的日子,只要不是躺在医院大限将至,那么每一日,都是极其美好的,而这一点,没有多少人能在身体尚且健康的时候真的会这么去想。

不管你正遭遇着什么烦心事,都要极早懂得,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有价值、都有意义、都值得珍惜。

几年前,有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学路上遭遇车祸身亡时写过一句话,原话不太记得了,大意是这样:如果我知道我和你的缘分只有短短九年,我一定不会像以往一样,在你犯一点小错误时,严厉指责你。陪伴你成长的每一天,每分每秒我都必定视为珍宝。

真的,一个意外,往日你常抱怨的苦、当时以为绝望不已的日子,就成了你想回都回不去的过往

我们能拥有的,只是当下而已。谁都没有千里眼,能料到明天是否会有意外发生。

记得2007年的三月份,我因阑尾炎做个小手术,当时是下午住进医院,手术安排在第二天早上做,当天晚上我觉得呆在病房极无聊,就走出病房到外面透透气。

那一层的病房很多,楼层中间是个很大的护士站,两名护士正在交接班,那个准备下班的护士交待值班的护士说,她在小黑板上写的XX病房XX人已转肿瘤科,最终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当时心头一震,心想,那个转肿瘤科的病人会不会生出对生命深深的绝望。

人生真是太无常。

任何时候你觉得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或许是病中的他人求而不得的奢望。

身体没有出现问题之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相信自己可能很快就会死,人们大多以为自己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但是谁知道呢?

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有这样的妄念。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会和亲人告别,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放下我们看得太过于重的东西,让我们活得不开心、不快乐的东西,转而活得更舒心、更坦荡。

每一天都好好活着吧,不要真的等到深陷生命的绝望之日才来反思,原来生死分水岭之前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我为何当日只道它是寻常。

珍爱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吧,这正是《此身,此心》所要传达给每一个人的生活理念。

争取每一天都带着感恩的心,小心、善行,活好每一天,然后呢?

然后无惧死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