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集八面来风

读《史记》|感受音与乐

2018-09-28  本文已影响10人  85cdcbfc0c54
向往的西藏

此乐,为乐(yuè)也。

《史记.乐书》中:“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说的是政治安定,大功告成,礼乐之事才会兴起,人们的道德规范越是深入,道德修养的境界才会越高,人们追求的喜乐也就会更加不同。显然,太史公说,礼乐是治国兴邦的重要渠道之一。

《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叛乱后,回兵路过沛县时作了《大风歌》这首诗歌,让儿童们唱颂,他自己则弹琴高歌,他感叹自己的思乡之情,歌颂自己的战功,赞扬战士的勇猛,这样看来,刘邦何尝不是在用乐来为自己的大业添声助威呢,与天地同和,才是众望所归。

伟大的音乐与天地一样能和谐万物,礼乐之事要与时代相符。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它诞生于1935年,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作曲,它的创作背景为“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高昂激扬的音符似乎能沸腾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热血,它就像一条魔力棒一样,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走向革命,保卫祖国,最终将祖国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乐在这当中的作用为非主流,但是,时代的产物,总是是顺应时代而生,就像太史公说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礼乐与时并。

五十年代的中国,全国各地刚得和平,百业待兴,物质匮乏,人们急需以精神支柱来支撑生产活动,于是大唱歌颂党和人民的歌曲,以调动人们的最大积极性,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史记.乐书》中太史公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说的是凡是音,都是由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又是由物引起的。窃以为,音与乐的形成是由物质的刺激继而引发的精神需要,人的审美观也在这种固定的环境中形成,所以,《史记.乐书》还是对音与乐的审美之始书。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80年代的中国大陆,像是能纳百川的大海,对经济发达的香港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与向往,东方之珠香港的文化像潮涌一样涌进了我国内地,对我国内地尤其是广东一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中影响最深刻的除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还有流行音乐。那时的人们穿着喇叭裤,头顶着爆炸头发,脚踏尖头皮鞋,手提卷带的录音机并将音量调至最大,穿街过巷地彰显着自己的时尚。这是因为人们对经济发达的香港无限向往,刺激了灵魂,继而作出的行为,十分符合《史记.乐书》中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史记.乐书》:“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

人生时是好静的,这是人的天性,因感知外物而情感发生变动,这是天性的外部表现。人一出生是纯净的,如一张白纸、一杯白水,但是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就刺激了他的大脑,产生了七情六欲,会笑会哭,会说会叫,甚至会唱会感受音乐。

母亲常说,我从小就口齿伶俐,周岁时学说话的同时也学唱歌,等到说话成句了,歌也能唱成曲了。母亲常常是一边做家务事一边听我唱歌,她觉得她的女儿是个特聪明的孩子。表妹小时候就在外公家住,外公喜欢听粤曲,每天傍晚六点,外公就准时收听广播听粤曲,每当这个时候,才两岁的小表妹总是大哭说:“外公你别听这种歌了好不好,我听了很想哭啊!”其实,那是因为小表妹想家,一旦有外界音乐刺激了她,感于物而动,因此就将她的想家情绪外泄出来了。所以,即使是两岁的小孩子,受了外界的刺激,也能从心里发出情感来。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

子贡问乐,什么样的人适合唱什么样的歌,乐官师乙将各种不同的人的特性适合唱什么样的歌一一说与子贡。

太史公说舜通过弹奏五弦琴,歌唱《南风》的诗篇,而使天下得以治理;纣王歌唱朝歌北部边鄙的乐曲,最后国来身亡。为什么有此区别?这或许不是治国与亡国的根本原因,但却是外力的借助,窃理解为是乐对人的熏陶,对大脑的刺激,它让人沉浸在自己理解的乐理当中,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高雅高尚的乐曲使人产生高尚的意志,低俗淫邪的乐曲使人意志粗鄙。怀有身孕的女人,都喜欢以听音乐和吟诗作为胎教,听韵律优美、高雅的音乐,读节奏鲜明、意义高尚的诗句,陶冶的不仅是孕妇的性情,还对那未出生的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患有抑郁症的人听了音韵悲伤的歌曲则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也说明了音符曲韵的喜与悲对人大脑的影响实是深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听充满着正能量歌曲的原因了。

《史记.乐书》不仅是治国之宝典,还是审美之始书,不仅为我们探寻乐的源头,还为我们分析乐所产生的作用,值得我们反复诵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