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二十二)

2019-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伊川县实验小学董晓静

    本文通过主人公一件小事,让学生明白“要学会管理时间,做事不能拖拉”的道理,取材贴近生活实际。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二十二)

得——

    文章通篇按照时间推进顺序叙事,如果按照常规阅读的方法既读不出美感,也读不出趣味;如果按照事情推进去讲,也很容易让整个课堂讲“散”讲“垮”。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设计的主问题是“元元只是多睡了1分钟,结果却迟到了20分钟呢?”,并在板书上加粗了1和20两个数字的对比。孩子们就带着质疑走进课文,很快反馈出了元元因为多睡的1分钟,造成“等红灯、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去上学”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最终迟到20分钟,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仅通过一个“主问题”就帮孩子们轻松梳理出了文章的脉络,在“主问题”的帮助下,我觉得整个教学流程非常流畅,目标明晰,不走偏路,真的十分省力。

失——

    本节课对生词的训练应用不够关注,比如讲到“后悔”等重点词,可以让孩子们结合课文中的语境,去理解词语意思,然后再顺势引导孩子造句、说话等活动,学用结合,就水到渠成了,也不愁这些词语孩子们掌握得不透彻了。

疑——

    关于识字。

    小学低段教学中识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关。在此分享一些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常规做法。

    一、方法引领。拼音虽然是识字的好助手,但真正识记还要从理解字义下功夫。如果掌握形声字会意字等概念,长期灌输这些概念及规律给学生,一定对他们识字大有益处。现在孩子们对新出现的生字很自然的用结合偏旁表意等方法去分析识记。

    二、读写结合。每节课的识字环节我都会占用较长的时间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词语,多读多练,在课堂上要成效。按照课标会认字不要求写,但我在课堂上仍要求学生给所有的会认字组词,有时也将会认字组词作为课外作业的一部分。

    三、注重积累。老教材每课课后有个词语花篮,而新教材取消了这个小栏目,我认为挺可惜,于是在一些好词语出现比较多的课文让孩子们在课后自己画上词语宝盒,将词语宝藏收录进去,虽然是个小环节,但能初步培养孩子们注重积累的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