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01
2018-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孤独鱼大脑
01.看到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烦恼不已。当孩子出现破坏行为时,经常就是一顿痛打,但是下一次同样的问题会再一次地上演。那难道是听之任之,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随着民主理念的提升,与子女的关系也趋向于心越来越平等。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它是一个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大人的确在经验和能力上优于孩子,但这不是我们控制孩子的理由。平等是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我们不再强迫孩子顺从,而是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原则。给孩子足够自由的同时,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在有界限的范围内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02.当孩子自己把鞋子穿反了,有父母会说:“怎么这么笨,这么大鞋子还不会穿!”当孩子自己端着玻璃瓶的牛奶喝,有人会说:“你不会拿,杯子会摔破的,妈妈帮你拿着。”
一种是羞辱,一种是过度保护,两者都无益于孩子勇气的培养。
要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失掉因为失败而尝试的勇气。
如果鼓励得当,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孩子的勇气不会因为错误和失败而减少,这对于锻炼孩子成长性思维大有裨益。
03.对惩罚和奖赏的误解
有一个爸爸是这样跟孩子说的:如果考试考90分以上,爸爸就给你50块钱零花钱。
孩子考得好,他自己也开心,但是当奖赏一出现,就剥夺了孩子从事情本身获取基本满足感。如果以后做一件事之前,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功利化思维让他们失掉对事物本身的享受过程,失去人生太多的乐趣。
对于做家务给奖赏,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对这个家庭所付出的贡献。如果有奖赏,就会培养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你无法照料自己了,需要自己的孩子照顾你,他问你:“妈妈,我照顾你,你给我多少钱?”我想在那一刻,你的心是会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