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阅读记录热点传达室人生是一场修行

李诞,我找到了你想要的答案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540人  谈心社

舞台上演人间百态,有人喜欢闹闹腾腾一番欢乐,有人却偏爱生离死别悲凉收场。

“人为什么要看悲剧?”

前段时间,李诞在微博上问出了这个问题:

李诞的微博 / @李诞

这个平时几乎对什么事情都能侃侃而谈的人,面对这个问题,也不知从何谈起。

网友的回复也五花八门:

有的觉得因为悲剧比较像是上帝视角;有的说是因为喜剧还不够好笑。

社长倒是想起了另一个人,他的这半生,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刚刚好。

1

每一出喜剧,到最后都是悲剧收场

拍了一辈子喜剧,做了无数人心目中的“喜剧之王”,到头来戏里戏外,周星驰似乎都没有圆满可言。

《唐伯虎点秋香》早就是经典之作,创造出了无数让人“笑到打滚”的梗:

“回眸一笑吓死人”的如花:

经典形象如花 / 《唐伯虎点秋香》

卖身葬小强:

“小强,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 《唐伯虎点秋香》

“还我漂漂拳”:

还记得恶毒的“面目全非脚”吗 / 《唐伯虎点秋香》

无论看过多少次,这些梗都依然好笑。

小时候觉得,还好唐伯虎历经波折考验,娶回秋香,有情人终成眷属,喜剧收尾。

可长大后再看,才注意到,喜堂上,秋香一撩衣袖:“划两拳再说吧!”

唐伯虎瞬间晕倒,电影在一片欢笑声中拉上了帷幕。

“这都不会?麻将牌九掷骰子总会一样吧?” / 《唐伯虎点秋香》

很少有人想起来,他离开家,进入华府,爱上秋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早已受够了家里那八个嗜赌如命的老婆,以及无人了解的孤独。

他将秋香视作自己的“知心人”,没有料到,知己和家中几位同床异梦的女人,并无区别。

他依然会和从前一样孤独 / 《唐伯虎点秋香》

《九品芝麻官》里,练就一身“骂人功夫”的包龙星,从一个小小芝麻官,被人诬陷到误打误撞认识了皇帝。

从此“人生开挂”,走上巅峰。

就问一句小时候谁没有向往过拥有这样一身“功夫” / 《九品芝麻官》

最终,不仅为自己洗净冤屈,惩办了坏人,还有了美满家庭,生意兴隆。

他很清楚,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仰仗皇帝的提携。

周星驰的作品里,有许多这样运气好的“小人物” / 《九品芝麻官》

可是,影片末尾,他收到了一个噩耗:

故事依然在所有人最高兴的时候戛然而止 / 《九品芝麻官》

回忆一下,早在他前期办案时,就已经得罪了老佛爷身边的“红人”李公公。

还不顾老佛爷赐的“黄马褂”,杀掉了李公公的干儿子、干孙子。

无厘头的剧情中,藏的都是悲剧 / 《九品芝麻官》

靠山倒了,债还在,怎么还?

离开官场的包龙星,再想在李公公手里保住性命,太难了。

更不用说“小时候看笑了,长大后看哭了”的《大话西游》。

紫霞“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白晶晶看穿了至尊宝最爱的人不是她。

至尊宝也好,孙悟空也罢,都永远无法与爱人相守。

看似搞笑的台词背后,是主角真真切切的心酸 / 《大话西游》

每一出喜剧,延展下去,似乎都是悲剧。

至于周星驰自己,王晶评价他:

“周星驰的沧桑和忧郁是从头至尾的,他把所有的笑都留在了银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见他笑就得先付钱一样。”

银幕上他搞怪又浮夸,观众看不见的地方,他孤独多年。

父母感情不和,住在贫民区里,身边三教九流,家里贫困潦倒……这些早已为人熟知。

后来,终于实现“演员梦”的他,为了一个龙套角色绞尽脑汁,当演员到后期,因为创作理念分歧,没几个导演能和他“合得来”。

当导演,他偏执到让许多合作人“抓狂”,被吐槽是“片场暴君”、“冷血”、“自私自利”。

因为对电影的执着,四段恋情都无疾而终。

在一起三年的罗慧娟抱怨:“他好像听不到我讲话,其实他是在想电影。”

后来,他和朱茵因戏生情,分手时,朱茵:“他只爱他自己。”

莫文蔚、于文凤,都没能长久。

多年后,柴静采访他时问:“什么时候结婚?”

他反问道:“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有没有后悔过?大概只有自己知道

前些年,围绕着他的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公司艺人接连解约。

声势浩大的“倒周风波”里,“挺周”声音寥寥。

有人不止一次暗讽:“他的确很有才华,只是自私没品。”

连他自己也觉得“没有太多人会喜欢我的为人”。

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一时鲜花着锦,一时悲凉落寞,都是常态 / 《唐伯虎点秋香》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人为什么要看悲剧?”

因为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场喜剧。

2

人为什么要看悲剧

马东对话许知远,谈到自己“底色悲凉”。

底色是悲凉 / 《十三邀》

海外留学八年,担任过央视主持人,离开央视后又自己创立《奇葩说》等节目。

外人看早已是“功成名就”,他却觉得自己“悲凉、无从反抗”。

“悲凉就是无从反抗” / 《十三邀》第二季第一集

从前他带着满腔热血做节目,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改变,但很快他发现,行不通。

加上小时候受《红楼梦》的影响,少年时期在国外独自漂泊的经历,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满是“幻灭”。

综艺主持人、整天嘻嘻哈哈、很搞笑……这些标签之下,仍旧是一个“无从反抗的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任何人都一样。

纪录片《人生果实》,拍摄了一对老夫妇的日常生活。

这对老人生活在乡村,相伴六十余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神仙眷侣”。

老爷爷会对着镜头骄傲地介绍妻子:“对我来说,她是最棒的女朋友。”

老爷爷说妻子是最棒的女朋友 / 《人生果实》

六十多年来,他们在自家的庭院里亲自种了70多种蔬菜,50余种水果。

因为妻子没办法全部记清楚果蔬的名字,丈夫就给这些植物都做了小标签。

蜜桔的黄色标签 / 《人生果实》

院里的小鸟,都有自己专用的“洗漱用品”。

小鸟专用水缸 / 《人生果实》

每天妻子都会为丈夫做好吃的,口味偏好不同,就做两份。

丈夫早餐喜欢吃海苔饭,妻子喜欢面包配果酱 / 《人生果实》

这样的幸福生活止步在丈夫离世那一刻。

火化前,妻子轻抚着丈夫的额头:“老头子,之后的事我会努力活下去的,放心吧。

你等我,等我生命到尽头变成骨灰的时候,我们一起周游南太平洋。

等我到那个时候,说好了哦。一个人很寂寞,要好好的等着我,我很期待还能再见到你。”

转过身,她立刻泣不成声:“我一个人,今后要怎么过完剩下的年月。”

丈夫去世 / 《人生果实》

习惯了早餐做两份,习惯了一起打理庭院,突然只剩自己了,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度过?

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毕竟,生老病死,是人无从反抗的事情。

相聚是难得,分离是常态;欢喜是幸运,而悲凉是注定。

人生从来都充满了缺憾和不完美,悲剧和喜剧,从来都是并肩而行。

前段时间,有传闻说《武林外传》要拍续集,虽然已经被辟谣,仍能看出,无数人都牵挂着这部情景喜剧。

但喜剧的外衣下,每一个人都有着“悲剧式”的半生:

郭芙蓉离家出走一心想做个行走江湖的女侠,结果在同福客栈成了个杂役;

白展堂盗圣之名响彻江湖,却只能一直畏畏缩缩,甚至因此错失初恋;

佟湘玉新婚没见到丈夫便成了寡妇,还要留下来照顾年幼的小姑子;

屡试不中的秀才,孤身一人的大嘴无双……

没有人真正得偿所愿。

人生有千百条路,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选择其中一条,错过其他路上的风景,是一种必然 / 《武林外传》

可是,这部剧主题曲也告诉观众:

“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看悲剧,是因为它更贴近现实,它只是让人去反思、认识自己、获得勇气的一种工具。

如果认定“人生做什么都注定悲剧”,于是放弃努力,才更得不偿失。

3

悲剧的厚重,恰恰给人以生存的勇气

社长和一位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说看悲剧让他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人是这样活着的。

不是“了解别人的惨痛,反衬自己的快乐”,而是看过了人生百态,才知道幸福的时候要珍惜,不幸福的时候要坚强。

《活着》中福贵一生的颠沛潦倒;《穆斯林的葬礼》,梁家三代悲情;

《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为复仇挣扎了半辈子,最终孤独离世。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经历他人的人生。

痛苦本身没有意义,但故事中每个人与命运抗争时的痛苦、勇气、悲伤、坚定……让台下的人,得以在愤怒、感动、同情中,反观自己。

“痛苦催生力量”,很多时候,自己的不如意会在看悲剧时“变小”,人对生命会更加谨慎与敬畏。

悲剧的厚重,恰恰给人以生存的勇气:

“怀疑人生的时候,是悲剧救了我” / 读者留言

很多人看过《活着》,那什么是“活着”?

作者余华有这么一段话:“‘活着’在我们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饰演富贵的葛优 / 电影《活着》剧照 导演张艺谋

如《老友记》的那一幕,莫妮卡告诉瑞秋: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很糟糕,但是你会爱上的。”

生活值得热爱 / 《老友记》第一季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每个人注定的“悲剧归途”。

因此,比起结局,过程才更重要。

去爱、去经历、去付出、去收获、去努力、去接受……有了这些,才算没有辜负一生。

“人总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了”。

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

[1]陈思和《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5-16.

[2]方平莎士比亚喜剧和莎翁的喜剧精神[J].外国文学评论,1990(1):82-90.

[3]雷红琴论黑色幽默独创的艺术情感模式[J].外国文学研究,1998(1):43-47.

[4]柳征悲剧喜剧的美学特征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5(1):116-120.

[5]聂珍钊论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1(3):22-28.

[8]彭吉象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126-131.

[9]邱紫华陈素娥《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79.

[10]田露The Aggro of "Human Nature" and "Divine Nature"[J].海外英语,2011(8X):321-321.

[11]张振虹冉彩荣Two Female Characters of Tragic Fat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Tess and Xianglin’s Wife[J].海外英语,2014(24):203-204.

[12]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哈尔滨出版社, 201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