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我是谁
现在90%的人的内心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可以正常生活、可以玩也可以很开心,但是经常伴随着一种莫名的焦虑感;经常会莫名地伤感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明知道有些事情是错的,但还是忍不住去那样做;迷茫找不到方向、放纵欲望控制不住自己、经常被负面情绪所困扰——紧张、恐惧、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些控制欲很强的人往往令我们心力交瘁……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从未想过为什么,但是这种内在的痛苦感却一直伴随影响着我们。这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都在这样。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这篇文章带你去发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静下心来,觉察倾听你头脑中所有来来去去的每一个念头,感受那个独立于所有念头(思想)之外的观察者,这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那个自己,你生来就有,本自具足。我无法教你,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正如《天道》中芮小丹所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我只能尽量描述出那种感受,最大程度地引导你自己亲自去发现那个真正的自己。ta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改变,几十年如一日,未曾离开过,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你忽略了。深入你的内在,去觉察,找到那个不变的源头。无形生万法,万法归一,找到那个“一”,ta可以创造任何一种形式,取决于你的选择。你是所有样,你无所不能。你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别人,可以是孩子……享受当下每一个生命形式。每一个东西、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形式,而形式必须消失,只有那无形的才是永恒的。
如果你执着于某一个单一固定的形式,就像模仿电视剧里某一个人物特质或游戏里的某一个角色一样,如果你将你自己跟形式认同,然后把那个形式当成是“我”(身份认同)。你就会被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局限的、小的形式里,就会感到痛苦、恐惧、不满足,就会困在二元对立的思维里面出不来。比如“这个东西是我的”,别人拿走了这个东西,你就会认为是对“我”的一种侵犯。你会疯狂地抓取世上能抓取一切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企图唤起周围人的认同,也可以理解为“刷存在感”。而那个你所谓的“我”永远不会满足。而实际上你之所以做这些行为,是想获得他人的认同,本质上真正想要的,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理解,喜悦和内在的安全感。而这些源于我们的内在。越是向外求,越是迷茫。因为从外界找只能找到表面的东西,而表面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会腻的,无常的。真正的答案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世界。内在世界是源,外界世界是流。舍源而取流,只会本末倒置。你不需要依赖别人从别人那里来寻找你想要的认同感和安全感,事实上你本自具足,可以无限创造你想要的任何形式,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得到爱的唯一方式是施与爱。你给予什么,接收什么。你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也是什么。每一个整体都包含对抗的两个部分,二者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正如一个人有优点和缺点、事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要用一分为二全局的眼光看问题,掌握那个转化的主动权。和谐的思想产生善的结果,不和谐的思想产生恶的结果。同一整体的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不能彼此对抗,唯有团结才能产生合力。和谐产生效率,共同进步;对抗产生内耗,让你痛苦。
你不需要一味报团取暖,你自己本身就是那个火。不要一味干等着有个人来爱你,爱是你想,你存在即是爱。而这种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本身会吸引更多的具有相同本质的爱来到我们身边。有条件的爱=消耗;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滋养和能量。
认识你自己,你是所有相(表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者,念头(思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念头如是生灭,你只要不去排斥它、不压抑它、静静的看着它而不认同它,它不久就会离去消失。它自然而然的升起,又自然而然的消失。但是如果你对某一个思想过于执着纠结,你就会陷入我执,就会被这个本身不存在的思想束缚,遭受情绪上的折磨。你是创造一切念头思想的那个源头,是无我。你可以从脑海中众多思想中选择甚至创造一种最优的思想来适应你当下的处境,你只存在于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所谓的“我”只是一种形式,是无限形式里面的其中一种形式,事实上,“我”是不存在的,你头脑中的那个“我”只是你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一种思维惯性,一种长期以来习惯化的一种待人接物的一种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身份认同,ta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你。
认识你自己,用有限的身体去运用无限的内容。你是自由的,你是所有形,你可以成为任何一种形式,亦可以从任何一种形式中挣脱出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你是万有之源,可以创造任何一种你想要的形式。一切都是境由心造,你本自具足。突然之间,你意识到自己的形象是无常的,你没有形象,你是无限的。你住在一个笼子里面,一旦你认识到你无限的源头,这个笼子就消失了。你就可以展翅翱翔,消失在蓝天之中,这种消失就是无我,是真正的自己。就是跳出观念、还原本来面目,就是免于自己的自由。你既是有,又是无。无主创造,有主形式。二者其实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而你,就是同时包含无和有的那个“一”,那个一就是一切,一切都是那个一。一就是那个最初始的本来面目(那个本体),那个无形的观察者。他存在于你的所有念头(思想)、形式、形象之外,亦是那个创造所有念头(思想)、形式、形象的总源头。你的身体是有限的,而本源是无限的。
心的本体像水一样,无善无恶、光明澄澈、简单、纯粹而自由。ta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ta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所以说你本自具足。ta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工作。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内在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在改变,但我们仍然抱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ta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日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ta。ta陌生而又熟悉,澄澈无垢,无善无恶,无比纯粹。ta时刻都陪伴在你的身边未曾离开,不曾改变,并决定着你当下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只是你的心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物欲贪念私心蒙上了灰,被观念、情绪和欲望所束缚,迷失了真正的自己,以至于感受不到ta,看不清ta的本来面目。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成年人特别怀念孩童时期的纯粹和美好?原因就在于此。你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欲望,不是你的情绪,亦不是你的思想,你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从本质上来说,你是自由的。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思想——正面的思想或负面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或消极的思想、善良的思想和邪恶的思想;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你做什么样的人——积极乐观的人或消极悲观的人、善良的人或邪恶的人、自私的人或无私的人、正能量的人或负能量的人……你本自具足,你可以真正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善是说最终达到的结果是有利于他人的,本质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而不是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觉得自己很高尚很伟大,只学个形而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和精神。凡是付出了就想得到回报的,本质是交换。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天命。”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你付出什么,就会接收到什么。正如力与反作用力、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满是荆棘。善待他人,最终有利于自己,因为你付出的是善意,最终也会收获善意;而与人为恶,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你付出的是恶意,最终也会收获荆棘。
“脚在自己身上长着,走哪条路、走什么样的路,自己决定;做哪一类人、做什么样的人,亦是如此。然而,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什么样的人,不好决定,都说是身不由己。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 ”一切都是境由心造,善恶只在一念之间,由人自己决定。你的人生剧本,由你自己创作。
伤害我们的,通常是我们自己的心,被私欲遮蔽的心。之所以伤痛,是由于之前种下了不好的因,结出了不好的果。当下即转,转化思想行为,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我。崇高而渺小,伟大而平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免除物我对立之分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苍生如蝼蚁,观之可悟道。一花一世界,对你来说那可能只是一朵花,但是对蜜蜂来说那可能是一个天堂。宇宙万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密不可分,本无差别,是一个无穷大的整体,是自然的本质。“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我与万物皆为自然,皆是自然而生,自然而行,自然而化。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本来如此,本该如此。
人生的目的,在于完善人格,磨炼心性。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是帮助他人,尽己所能让他人离美好和幸福更近一点。为他人、为社会、为世人、为宇宙尽力。
生而为人,不但要珍爱自己生命,更要珍爱与你共同生存在这世上的其它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不分种族,不分国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颗地球上,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找到自己存在于世间的使命和意义,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才不枉此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自以为是。凡事过犹不及,不可过度,贵在“平衡”二字。物极必反,一味求满,非溢出来不可。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别把自己看的太重,也别轻视其他任何人事物,唯有保持敬畏和谦卑,才能走的长远。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