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125个科学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PM7pl1UQxmUFxyuNqEfUtw
要出书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为纪念创刊125周年,Science 杂志编委会于2005年挑选了125个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其中包含25个最突出的重点问题(highlighted questions)以及其他100个生命科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的难题。
《科学通报》在2016~2018年期间,陆续推出了“Science 125个科学前沿问题系列解读”,邀请不同领域科学家就这些科学问题展开论述,点评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行盘点。
2005年是*Science 杂志创刊125周年。在过去的125年中,这份由发明家爱迪生创办、各专业领域科学家共同编辑的杂志始终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步,激励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砥砺前行,并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刊物之一。为了表达对过去几代编者执著Science *精神的敬意,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杂志编委会挑选了125个挑战全球科学界的重要基础问题作为纪念。
问题意识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质,问题导向也一直是科学家立项选题的根本所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前奏和第一步。科学的进步一直都是在围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周而复始过程不断完成的。这125个问题涉及的范围从宇宙构成、地球演化、生命兴起直到人类自身。简单归纳统计,我们发现,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约占46%,关系宇宙和地球的问题占16%,与物质科学相关的问题占14%以上,认知科学问题占9%。其余占总数15%的问题分别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突显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宇宙奥秘的新奇与寻找答案的渴求。
在125个问题中,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最多。例如:人类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只有大约2.5万个,远少于先前的预期?基因变异和人类健康的联系有多紧密?人类的寿命究竟能有多久?什么在控制器官再生?皮肤细胞如何能变成神经细胞?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又比如:地球上的生命何时、何地开始兴起?什么决定物种多样性?是什么基因变异使人类和其他灵长动物区分开来?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恢复的?人类的合作行为是如何演化来的?能否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我们能否选择性地“关闭”某些免疫反应?凡此种种,触及了人类的本质与“灵魂”!
物理领域的问题,如:宇宙的构成究竟如何?描述世界的物理理论能否统一?还有几个问题涉及当前全人类面临的挑战,如:温室效应会将地球加热到什么程度?什么能源、到什么时候能取代石油?地球能容纳人口的上限是多少?还有问题涉及信息学和医学,如:传统计算机的极限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困扰人类已久的对客观世界认知的本质问题,触及了人类认知的极限。
现在人们对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未知。在今后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Science 杂志编委会说,其中前25个问题最为醒目,也有望不久得到解决。Science *杂志总编唐纳德 · 肯尼迪曾强调,这些大问题中有些可能永远得不到答案,但它们指明了科学家们前进的方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也将丰富人类的知识、推动人类进步。
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有了什么样的进展?
《科学通报》进行了如下的追踪与回应。《科学通报》作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文章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2015年开始陆续邀请相关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对这125个问题进行解读。例如,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蔡荣根院士解读“黑洞的本质是什么?”;邀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赵文智院士解读“什么时间用什么能源可以替代石油?”;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解读“人种及其演变”;作为《科学通报》主编的我也对“能否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解读文章自2016年第1期开始陆续刊出,至2018年,125个问题全部解读完毕,共发表136篇文章。与此同时,《科学通报》微信公众号也陆续推出部分文章的科普版短文,受到较多关注。
为了将精彩的解读内容集中在一起并进行更好的传播,我们将所有发表在《科学通报》的解读文章以《*Science *125个前沿问题解读》为题集结成书,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家的解读代表了一方观点、一方理解、一家之言,我们更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大众更广泛的思考,深入研究,提升人类认知水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