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可以不学习,只是别忘了我们尚能学习

2016-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youlegome

很庆幸,离校一年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学习,准确的说是关于学习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的问题。

什么是学习?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

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广义来讲: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百度百科让我了解到了学习的定义,但你会以为认为他对我会有一丝一毫的触动吗?

显然不会,因为单是理论层面的解释,在没有切身的体会之前,人们往往只会一带而过,而意识不到他的实际意义,我也不列外。细想一下,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是这个原因。

这么说吧,如果有人告诉我:从能发音,到会说话;从会说方言,到会说普通话,进而会说英语……这些过程就是学习,我不会没感觉,因为这些都很直观,而事实上学习也正是如此。这也正说明了:我们不仅能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学会,甚至将我们所学习之物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能。因为事实证明我们最终会说话了、会说普通话、英语了。

在这里,我想把白度百科那个解释换成人话:学习就是让你拥有那些你并不具备的能力,直到它成为一种习惯而仍然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是一句实在的废话,然而,不得不承认,当人达到一定的年龄后,这一过程往往中断了。

想想你有多久没有阅读了?想想你有多久没学习新的技能了?想想你是不是一边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一边又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惶惶不可终日,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走出学校后,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再进行书籍阅读类学习,他们秉持一贯的读书无用论,甚至嘲笑哪些仍然坚持看书的人。

不读书,不学习,这没关系。

可怕的是,与此同时,我们往往也丢掉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尚有学习的能力。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安于一筹莫展的现状,日复一日过着不断重复的生活,一边羡慕嫉妒哪些比我们过得好的人,一边抱怨社会的不公。

尚能自知的人可能会想过,那些我们所羡慕的人(二代除外)背后比我们有更多的付出,只是不明白的是,那些人在与我们从事相同的事情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学习、补充超出他当前水平之外的东西,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到更好的机遇与发展。

我们不愿意,当然更多的是没意识到亦或是不相信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通过学习)让自己快速提升起来,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学习的能力人人都有,能够主动去学习的人却不多。究其原因,离不开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尚能学习。

可以不学习,请别忘了我们尚有学习的能力,因为那正是改变与提升自我的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