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模糊切割给我的不适感
《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模糊切割给我的不适感
文:火神纪
看书名,《禁色的蝴蝶》,看封面,哥哥张国荣演唱会上的那个经典造型——所以,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哥哥张国荣的书。只是,细节其实已经揭露了真相,它并不是一本关于张国荣的书,如它的副标题所指出,它是一本关于《张国荣艺术形象》的书。
关于张国荣的书,或者关于张国荣形象的书,这二者,能差多远?说真的,还真能差得挺远的。作为一名不那么称职的荣粉,这本书在我的Kindle里好久,并且当时第一时间我其实已经读了一半了,但是愣是没读完,而到了昨天,才最终将它读完,个中缘由,可想而知吧。
可能,是因为它跟我的预期相差得有些遥远,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吊诡的事情来。洛枫这个名字,对于内地的影迷来说可能相对陌生,所以对其作品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预期,并且因为这种预期的不符而对这本书产生的种种看法,对这本书而言,其实是不公平的。
至今依旧记得,当年的愚人节,弟弟在外地给我发的信息,说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开什么玩笑,这个愚人节的玩笑开得很恶俗,并且太假了,我还记得我当时挺戏谑地回复他说,我们都没有去现场看过张国荣的演唱会,所以他不会跳楼的,就算他真的跳下来也会复活的,他会等我们去看他的演唱会……
那个玩笑,至今想起来依旧隐隐作痛,是的,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不好笑的愚人节的玩笑的,哥哥张国荣,就在那一个愚人节里,将这个世界愚弄了一番,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那真的只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愚人节玩笑,该多好;后面发生的事,真如我给弟弟回复的那条短信一样,张国荣经纪团队出来辟谣,张国荣先生没事,只是外间一个愚人节的糟糕谣言……那该多好。
想要的那个辟谣,并没有出现,2003年之后的所有愚人节,都带上了一层哀怨与悲伤,之后的所有愚人节的玩笑,变得异常的不好笑。
说回这本书,其实它是一本挺严肃的专著,它论述和剖析的,是张国荣创造的艺术形象而非张国荣本荣,所以作为一个纯粹情感驱动的荣迷,在刚收了这本书的时候甘之若饴却又在读了一部分之后不若预期而束之高阁,这是我的问题。
若不是那般情感驱动,可能对这本书的观感会不一样。至少,它是一本认认真真地把张国荣创作的艺术形象当成了学问一样在做严肃地探讨,这一点上,它至少该得到它应有的尊重。
或者说,可以不认同它的观点,可以不同意它的看法,可以与之去争论或者辩驳,但是那必须是站在一个学术讨论的范畴里去与之探讨,而不是纯粹地在情感上去排斥它,这是给予它这种学术专著应该有的基本尊重。
我的态度其实就相当明确了,首先,若纯粹从一个粉丝的情感驱动来看它,我其实不喜欢它,甚至我不会推荐它给别的喜欢张国荣先生的粉丝,因为我知道,你们可能也同样不会喜欢它。
给予它应该有的尊重再来看它,可能还是不够,我说它是一本学术专著,所以读它,可能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于流行文化有一种的研究,并且能够如同样一样冷静地剥离开张国荣与张国荣创造的那些艺术形象,然后只专注于去研究那些艺术形象,可能才会真正明白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情感驱动这一块,我就直接Pass了。至于严肃讨论这一块,我感觉,我还够不到它的水准,所以,其实也应该Pass掉了。因为,这本书的立场是冷静并且决绝的,它将张国荣与张国荣的艺术形象几乎做了一个完全的切割,所以它所论述的,基本上都是张国荣的艺术形象;但是在我看来,这么一切割会有另一个问题——我一直觉得哥哥张国荣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自己的个人魅力赋予了他所演绎的艺术形象一种浓烈的个人风格,所以我无法赞同作者如此冷静地切割,因为在我看来,他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有着一种血浓于水般的羁绊,这种羁绊深到完全无法清楚切割的程度。
这种分析方法可能放到普罗大众的许多演艺人员身上,都是非常科学的;但是放到像张国荣这种级别的演艺大师身上,可能不太适用。因为他赋予了他的角色更多个人风格的味道太过浓烈,所以不适合如此清晰地切割。
可能,也许,我其实至今都没看到过写张国荣先生写得好的书,或者说,我其实没有专门去找这方面的书来读,因为很多时候光是想起这个名字,好多文字基本上都不忍卒读了。所以这方面我读过的书相对较少。
综上,情感驱动的怀念,Pass;严肃讨论学术问题,我没办法那般冷峻,Pass。
另一个,我其实不太喜欢这本书的最基本的立论。男身女相,水仙子,雌雄同体之类的论调充斥在全书,我们就事论事,如果我们探讨的是张国荣先生的艺术形象,那么关于张国荣先生的性取向,对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否值得在此一书再书呢。
我在前文里说,这本书它对于张国荣以及张国荣的艺术形象做了理性而冷峻的切割,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它把张国荣先生的性取向,也当成了他的艺术形象某个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而我所不能接受的,既不是它的理性切割,而是在我的观点里,它的这种切割不甚合理。
张国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象,包括他给公众的印象,包括他所创造的所有的艺术形象。所以,我说的情感驱动,是我能接受的一种写法——对哥哥张国荣饱含着情感,然后兼容并蓄地把所有一切,都一同论述。
另一种我能授受的写法,是纯理性的学术探讨,接近于冷血地只剖析他的艺术形象,谁曾经说过,最热爱的,往往是以最冰凉的视角去看,因为哪怕你稍带一点情感,可能你都会被融入到其中。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不适感却偏偏就在这里,它既非情感驱动的产物,所以它企图去切割开张国荣与张国荣的艺术形象;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切割得不清不楚,这种不清不楚在真正喜欢张国荣的粉丝看来,却像是在哥哥的身后,依旧还在消费他的性取向,消费他的抑郁。
可能,因此,所以……我不喜欢这本书。纵然它的封面上,有着那个我最爱的男人,纵然它的文字内容,似乎都在聊他……
2023-06-15 11:18:22;农历四月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