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为什么弱?没有养马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牛牛欢欢
《大宋为什么弱?没有养马!》马在古代是代表高科技。其实在北宋初年,北宋的战马真就是自己养的,而且就是在中原地区养的,至于到了后来,战马才越养越少,直到养不下去以后,才开始向周围的少数民族去买的。
纵观整个北宋,几乎所有的皇帝,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都对养马事业高度重视。你知道他们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吗?
国家有多个部委专门负责养马,分别是群牧司,太仆寺和驾部,并且成立了由国防部长或者是国务院副总理牵头的养马领导小组,地方上则是由省市一把手负责,规格不可谓不高,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心。
不仅仅如此,针对养马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宋朝政府也从不因循守旧,而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从最初群牧司的国营马场,发展到后来的户马制的包产到户,又发展到保甲养马制的股份公司,几乎把所有的花样全都玩遍了,结果呢?
结果就是全面崩盘,最后养的彻底没马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葩故事。
你看,如果国家要开一个马场,最初的时候,那总得派一个政府领导去管,另外还得有财务库管,外加几个马场工人。
可是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发现这事不对头,领导太少了,难免会搞成一言堂,一手遮天,一方恶势力,最后不知道会出多少事,必须要加以制衡。
那就再派几个副领导去吧,财务库管制度也必须完善,那就得把出纳和会计分开,采购和库房分开,免得大家吃回扣,记黑帐,搞小金库。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这个制度还是不完善,万一这些人同流合污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