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读书社会热点

我们读书的那些“坏毛病”

2017-03-08  本文已影响2079人  9号大头菜

买书的人比读书的人多,读小说的人比读工具书的人多,读工具书的比读思想类书的人多,这就是当下我们阅读的状况。

2016年度的中国阅读大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美国的50本,而日本则是40本。

这大抵可以说明我们对“日本小学生在泰国机场候机时集体读书”的新闻抱有一片“膜拜”之情,而对“中国小学生在日本机场候机时集体看书”这条新闻却多半抱着“这波装逼我给100分”的心态。

中国人阅读量低无可厚非。但在这个手机横行,内容创业的时代,选择用手机、iPad、kindle阅读的也不在少数,再加之中国人口基数大,素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棒子打死说中国人是不读书的,难免有失偏颇。但就极少部分所谓的“读书人”来说,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他们的阅读层次如何,似乎更值得讨论。

今年年初,亚马逊中国发布2016年中图书排行榜,2016年最畅销的三本纸质书分别是《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和《这么慢,那么美》;Kindle付费电子书榜前三名则是《解忧杂货店》《一个人的朝圣》和《摆渡人》。不难看出,小说等文学作品人气极高,思想类型的书却很少。

而美国新媒体Quartz公布了一组图表,列出了过去15年来10所美国顶尖大学课堂上被教授最多的作品,及各自出现的次数,可以看出几乎都是思想类型的书。

谁也不会反驳这些思想巨人伟大的理由。可是这些年来,真正去读这样一本书的人有多少?不消说这样一本“难读”的书,就是那些“好读”的畅销书,又读出了其中多少?

去看看那些读书笔记,要么是写写美文,讲讲风月,谈谈心灵;要么是整理目录,摘录文字,像小学生作业一般的条条框框。

我将他们分为:

1、来来来跟我学派:这个派系十分强大,作者数量可观,但来来去去读的就那么几本书。而且基本上他们的读书笔记大同小:摘录书中标题目录,誊抄名言警句,然后一两句理解给自己鼓个劲儿。

代表书目:《和时间做朋友》、《好好学习》、《刻意练习》、《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2、和村上跑跑步派:这个派系喜欢把那些浮光掠影、吟风弄月的本事,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读书笔记满目呻吟,好不肉麻。

代表书目:《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查令路八十一号》、《一个人的朝圣》、《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3、红楼孔孟人生智慧派:这个派系则抓住《论语》、《红楼》一顿翻译,目的在于告诉你孔夫子这句话有什么用,带着极强的功利心去试图解读经典。

代表书目:你知道的,无非就那几本……

4、书单派:这个派系包括“教你如何写作”派、“你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人读”派、“读了**本书,推荐这*本”派……常年霸占读书专题榜单,当然有很多作者是自己读过认真推荐的,可以看得出他写的每一个推荐理由都是那么真诚,但也不乏很多插个图片复制几段百科过来的。

当然,写到这里我也感觉到了,我可能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诶……我也很绝望啊……

可是难道不觉得奇怪吗?简书有百万用户,天南海北各不相同,来来回回却读着同样那么几本书,写出的文字竟也相差无几,这真是巧合?

你我自以为认知清晰,殊不知早已淌着这趟百万洪流融入到别人的概念中去了。

就像很多人爱看逻辑思维,因为看完你总有一种“靠,我知道了好多”的感觉,没错,是知道了好多,而不是思考了好多。因为它根本就不需要你自己思考,它传输给你的就是内容,这其实是一种投机取巧式的概念输出。就像教小学生1+1=2一样,老师从不让你去想为什么。

罗辑思维的输出让你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你一下子就变成了文化人。要知道变成一个有底子的文化人是很苦的,而最快的办法就是“我知道”。

我并不想说这种概念输出的利弊,毕竟那么多人爱着罗胖。可是关于读书与思考,如果我们也开始接受这种“仁浆义粟”,是否该值得警惕呢?

思考是很私人的事情,不要借用别人的,也不要为了读者而思考,其实你也没有几个读者……比如我就没几个读者……所以我也应该不会被骂很惨,因为也没几个人会看吧,悄悄写在这里哈哈……

一、你读的书跳脱不出你的社会阶层

《2016年中国社会各阶层阅读报告》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读书带有很强的阶级性。

简单来说:富豪不读书每天实现一个小目标;中产阶级大量在读富豪写的商业传奇和投资指南;在职妈妈们则每天熬着养生鸡汤修炼断舍离,陪着孩子读绘本;大学生在轻文艺和网络大IP中狂欢,讨论AB到底有没有整容;刚工作的小白喜欢和村上跑跑步,和大冰喝喝酒,和张嘉佳路过全世界。

恩,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读什么。

大家感受一波来自富豪的关爱

每个人都固执的在自己的圈子里活着,读着自己圈子里的故事,发着自己圈子里的牢骚。

有位在美国女士曾说道:我的一个同学在中国曾经是英语老师,来到美国十几年,白天在一个中国人开的工厂工作,晚上回家跟老婆讲中文,看中文电视。人虽然来到了美国,但从没走出中国人的圈子。讲中国话,吃中国饭,接触的都是中国人,后来把竟然英语全忘了。

走不出自己的圈子,读再多的书,其实还在起点,因为你读的书也就你圈子里的那几本。

近些年来大家都很流行说“焦虑”。毕业生会焦虑,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公司老板会焦虑,没有业绩怎么办?家庭主妇会焦虑,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甚至小孩子也会焦虑,爸妈要生二胎怎么办?

这些焦虑说到底是一种担忧,担忧失去身份和地位,担忧自有阶层向上流动的失败。所以你读罗振宇和乔布斯,《创京东》和《腾讯传》,拿着三千块钱的工资付费去听月入过万的大牛讲的课。因为你很清楚,你想走得更高,读书绝对是个最讨巧的方法。可现实是,两、三年后,你还是你。这其实不在于你读的书多少,而在于你读的书跳脱不出你所在的阶层,那你就跳脱不出你的阶层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不变,人生何以变?

读工具书有助于你的工作,可读更高阶层的书才有助于你的思想。

你羡慕的是大牛们不可复制的人生际遇,欣赏的是他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之道,可你学的的却是大牛们思考剩下的东西。这个世界上,禁锢有很多种方式,有时候,是人惧怕自己的思想,在自身言论与信仰相左的状态下生活;有时候,是人惧怕思考本身,软弱的自己与主流意识形态合谋剥夺了他的话语权,他被裹挟着生活而不自察。

阅读应该是“更上一层楼”的期许和努力,而不是“江河入海流”的随众和无知。跳出你的阶层,去读读那些不那么容易读的书,或许更能助你前进。

有人将阅读的层次和对应人群做了个表格,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都还处于第一、二层。

二、过多关注“术”,而不关注书

南方周末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采访了一些从20到60岁的公务员,发现他们读得最多的是文史类图书,特别是帝王将相的传记,所有年龄段的公务员都喜欢看。比如《红顶商人》《朱元璋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等这些混杂着历史传记与官场研究的著作。

不仅仅是公务员,其实很多人都爱看历史类小说,尤其是中国历史小说,却很少有人读中国历史。简单来说,读《三国演义》的比《三国志》的要多,研究曹操的比研究三国的要多。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其实想读的想学的是历史中的“术”——权谋术。女人爱看宫心计,男人爱看抗日战,一个道理。

可以说权谋术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主线。我们很清楚,1840年以前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改朝换代的帝王史,权谋术恰恰是这种帝王时代的核心逻辑,也是历史中最有趣的部分。所以作家爱它,读者也爱它。这使我们活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聪明,却也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孤独。

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这种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的现象叫做故事偏误,它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就是这样有选择性改编的故事,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标准,比如遇到老人摔倒,爱读《水浒》的和爱读《三国》的可能作出不一样的选择,比如选择做一个“英雄”还是“枭雄”,再比如正房如何斗小三。

过多的沉迷于这些历史中的“术”,而不去放眼于世界、以更高的姿态去解读历史这本“”,最终你将失去一种叫格局的参悟。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唐士平教授说:我们不能还是品着《甄嬛传》和《武媚娘》来和现代世界相处。

三、“清单式”读书带来的虚假满足感

我想每个读书的人都有那么几个收藏的书单吧。

这一年我读了**本书,我推荐这**本

建立哲学思维,我推荐这**本

女孩最该读的**本书

读书清单的盛行有目共睹。曾经在知乎上看见一个问题:简书上怎样的文章会被编辑推荐至首页?有个回答虽有点偏激但也诚恳真挚。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读书上是有差别的,中国人强调“学以致用”,而西方人则更强调“学以致知”。不难看出很多书单都是工具性的,它很明确的告诉你读这些书你能得到什么,所以它很受欢迎。

首先这跟我们从小没有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小时候几乎没有适合年龄的课外书,但大抵都会有那么几本《作文选》,这就造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书是拿来用的。据新华网调查,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育辅导、时间规划类实用性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

其次我们很多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是依靠他人评价来实现,这就带给我们一种焦虑,如果没有人点赞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我们会选择读很多人都在读的书去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而盲目性的去随众,另一方面就是以期能靠热点来获得认同感,获得赞。

读书清单给你点了个赞,给你一种虚假的满足感。因为我们是很容易感动的一群人,道德式的自我感动。每收藏一份书单,就好像已经读过一样。所以大致上,经常收藏书单的人都不怎么读书,即使是买了这些书,也不见得能读完。因为收藏的书单是他觉得应该去读的书,而不一定是他想去读的书,这点有很大区别。

这种虚假的满足感就好像汉堡一样喂饱了我们的精神,堆积起思维的脂肪。

谁在收藏这样一份书单的时候想过:这本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要去读他它?我该用怎样的方式和思维去理解它?

就好像很多人爱读国外作品,可又有谁在买的时候去对比哪个出版社、哪个翻译家翻译的更优秀呢?要知道,莫言之所以能得诺奖,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他的翻译。

豆瓣上有位大神将《国富论》比较常见的8种译本做了一个对比:

对正文第一句的处理,就已经显出差异。

原文是:“The greatest improvement in 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and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skill,dexterity,and judgment with which it is anywhere directed,or applied,seem to have been the effect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下面哪句翻译你最能够读懂: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唐日松版)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运用中体现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练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万卷公司版)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王亚南版)

“社会生产力、人类劳动技能和思维判断力的大幅提高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胡长明版)

不同的翻译将直接导致你对内容不同的理解,你有考虑过吗?

阅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而不是简单的学习。

很多人喜欢思维导图,因为它让你的思维更全面,对,只是全面,却没有更发散。

很多人喜欢《如何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教会你更多读书的方法,可是有几人去用了呢?除了对《如何阅读一本书》做了目录式的整理外,几乎没有人去用这本书教你的方法去读这本书推荐给你的书目,这可能莫提默最不想看到的。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的最大失败。

我想这是适用于读书的:如果一个人从所读的书中,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他读书最大的失败。

读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学会知识,是教你在这繁琐无聊的生活中学会活得幸福,而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不是“我”被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才是读书的目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