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1000篇,坚持公众号写作我靠这三点!
/ 01 /
大四的时候,师兄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曹将,我劝你不要更新博客了,那会影响你考研的。
面对他的善心,我只能说,好的。
然后继续在微博和博客上码字。
当时很希望,这两个平台能推出类似朋友圈的「对X不可见」功能,可惜无济于事。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怕遇到这位师兄。
冥顽不灵——恐怕是他对我的最大注解。
还好,最后考研成功,没有印证他等待许久的「我就说嘛」。
类似的对话也出现在工作以后,不过言语多了一些戾气:曹将,工作这么忙,你哪有时间更新公众号啊?
面对戾气,我也没有好气:在你玩游戏的时候,在你煲剧的时候,在你谈恋爱的时候啊!
好吧,我坦诚,这几句只是内心活动。
笑容还是必须要有,姿态还是必须放低:时间嘛,挤挤就出来了。
昨天看后台,这个公众号竟然已经更新了 1100 多篇,除去广告、约稿和图片,也有 1000 来篇。
/ 02 /
自己也有点好奇: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所以,有必要对自己做个梳理。
首先,写东西这件事,真的没有那么难。
这句话真的很讨打。但事实真的如此啊!
最近做了一个统计,一篇 1500 字的文章,纯粹码字过程也就半小时。
而剩下的排版工作,我这个黑心小老板就直接托付给助理,接下来就是一些小型的审稿工作。
所以,极端情况下,一个周末,可以产出 6 篇文字。
哈哈。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很大概率是上个月的出品。
为什么能这么快?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天写日记算起,目前已经坚持了 6000 多天。
用现在时髦点的话来说,就是刻意练习后的福利——就如同一个房地产投资专员,看到一块地的招拍挂文件时,就能马上判断多少钱拿能盈利。
其次,感谢我的工作,带来了丰富的话题。
写东西不难,但是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呢?
好吧,这就是核心问题了。
目前来看,它的来源有三类:
第一类是身边的故事。
感谢工作,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灵魂,他们有故事,有特点,有经验,有思考——这些内容,真切而美好。
经常会担心,如果他们自己开了公众号,我这边恐怕就要喝西北风了。
第二类是持续的阅读。
这句话有点装X,用一个艺术点的表达,就是保证「源头有活水」。
阅读带来的是思考深度。毕竟,故事很容易流于表面,加上思考才能扎根土壤。
阅读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书籍。是的,这是最成体系的信息源。说句给自己拆台的话,很多文章,不外乎是一个经典理论,搭配上一个自己的故事,最后掺点金句,便新鲜上桌。
网站(或App)。比如虎嗅、36氪、少数派、AppSo、第一财经周刊,这些平台上的文字有编辑的筛选,质量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音频。比如得到、喜马拉雅FM、理想国,这些是每天上下班通勤时的配料,奥,也是起床时的最佳清醒物。
第三类是朋友的咨询。
公众号做大一点后,会有很多朋友在后台咨询各种问题。
——这里歪个楼,不好意思,很多问题都是上厕所时看,但因为时间短,没法及时回复,之后就忘了……
但是,这些问题都会不经意间留存在大脑里。
于是,突然某个晚上,因为某首歌或某个物件,想了起来,便顺藤摸瓜,产出了文章。
大脑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它很混沌,要想什么总是被某道门隔开;但有时却又非常开放,一堆想法扑面而来。
需要的,就是某把钥匙。
第三,先完成再完美的方法。
我讨厌纠结。就如同点菜时,如果他人表示随意,那我马上快刀斩乱麻。
写文字也是,如果一句话当前不满意,那就不满意——文字继续。
这样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
好处是,能马上成品一篇 70 分水准的稿件。
坏处是,回过头来,感觉当时的纠结没必要,便也少了修改的欲望。
当然,自己也会找到替代方案,那就是针对特定专题,每年进行迭代。比如《如何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写了三年,三个版本。
由浅,到没那么浅。
总之,不要求现在一定要完美。
时间还长,人才 29 ,不要把未来的路堵死。
——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总有无穷的道理做支撑。
这样想来,一是保证话题,二是保证效率,三是持续练习,最后便有了可持续的更新。
这里面,恐怕第三点是最重要的,毕竟:
时间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