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人物音乐

用生命演奏, 竟真的让她折了寿

2018-02-18  本文已影响21人  _Eureka_

有一天,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坐在车里,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大提琴声。那琴声哀婉而低沉,竟流淌着生命的悲伤。他胸口一闷,转头问:“这是谁拉的大提琴曲?”旁人回答:“杰奎琳·杜普蕾。”史塔克叹了口气,说:“像她这样拉琴,肯定活的不长。”

今天的主人公,便是这位杰奎琳·杜普蕾。

杰奎琳·杜普蕾

在她还只有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她跟妈妈正听着无线电里传来的各种乐器的音乐。她学着妈妈,随着音乐而摆动着身子,陶醉其中。不久,大提琴声渐渐飘来,小杜普蕾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开始专注地听着。一首曲罢,她跟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拉大提琴。”第二天清早,她便在床边发现了一部小一号的大提琴——虽说是小一号,但和她小小的身躯比起来,那可就是一个庞然大物了。从这时起,杜普蕾便开始了她的大提琴生涯。

杜普蕾对大提琴似乎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十一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普利兹推荐他去参加苏姬雅奖学金甄选。当时座下评委,大提琴家巴比罗利被她的才华横溢和无限热情所惊奇,当即决定把奖学金颁发给她。这件事让她成为了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者!此后,她近乎疯狂地在世界各地演出,赢得一个又一个奖项。她走到哪,欢呼声永远都跟到哪。

16岁的杜普蕾获得了第一次在专业舞台上演出的机会。她开始演奏了——而拉着拉着,她的琴音变得越来越低沉,竟然跑调了!正当听众慌张而惊愕的时候,琴声戛然而止。杜普蕾从容地站起来,说:“抱歉,我有一根弦坏了。”然后离开。过了一会儿,她换好弦,又重新回到舞台,全然不受影响地沉浸在自己的琴声里了。听众们也几乎要哭了。第二天,《每日邮报》评论说:“她为大提琴而生。”

20岁那年,杜普蕾与巴比罗利合作,演奏了著名的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一部作品,是杜普蕾流传至今最为轰动的。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琴声时,不免都会感到撕心裂肺般的哀伤。她成为了公认的这首曲子的代言人,而后来的大提琴家们,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达到她这样完美的境界。

大提琴就是她的生命。然而,杜普蕾若是失去了大提琴,还是杜普蕾吗?1970年,也就是28岁那年,杜普蕾被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这是一种中枢系统疾病,会使全身的肌肉慢慢失去活力,甚至难以发音,难以看清。她不得不中断演出。3年以后,她复出了。只是这时,她已经无法用手指感受到正确的位置,只能靠“目视法”,听众们也都开始失望。于是,她的演奏生涯彻底结束了。

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中的杜普蕾

除了大提琴以外,杜普蕾似乎就什么也不是了。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抑郁当中。有好几年,她都不敢跟别人说起她的大提琴,因为她只要一想起,就会痛哭流涕。好在几年以后,她决定开始正视她的病情。她在BBC节目里谈论了她的病情,也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开班教学。她很有创意,以吹口哨和唱歌的方式代替她无法运弓的手指,教学效果也出乎意料得好。而教学上的成功,使她她向世界宣布:就算不能拉琴,我杜普蕾,也依旧是为大提琴而生的!

史塔克的那句话,竟一语成谶。1987年,杜普蕾在自己的琴声中与世长辞,年仅42岁。但她的那首埃尔加,会一直流淌着杜普蕾的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