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0字散文一人一故事

爱让我们相遇 | 我的丹麦朋友小菲

2019-01-09  本文已影响2人  喜微的心灵花园

1

跟来自丹麦的小菲相约见面,没想到,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兴奋备至,同频共振。

第一次见到小菲,是在红旗街的新华书店。我受邀去给孩子们讲情绪课,结果赶上期末考试,孩子们可能在家复习,小听众很少。恰巧那次小菲和她的伴侣也过来“听课”,因为在书店的公微看到活动介绍,对情绪这个主题很感兴趣,就来到了现场。那天原本给孩子设计的情绪课程被我临时调整成了给大人们的情绪沙龙。我和小菲因此相识,由于她和伴侣也在做父母教育的项目,我便向她推荐P.E.T.父母效能训练这门课程。

后来,我们在微信上交流,我决定把手中的英文版《P.E.T.》借给她看,我有种强烈的“使命感”,虽然全世界的父母课程有很多,并无高下之分,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取舍的前提是得先有选项,我先向她介绍一个A选项。

她先是感冒发烧,不便出门,后来又跟全国各地的朋友相约去哈尔滨看冰灯,回到长春后才约我见面。

2

见了面,我们就很自然地聊起来,她的中文很好,交流非常顺畅。而且,这是第二次见面,感觉就像老朋友了。

这一次,我又听到了更加全面的故事。

小菲在丹麦衣食无忧,原本过着富足的生活,有房子,有汽车。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她突然感觉到,生活虽然很舒适自在,却好像缺少点意义感。后来,她和伴侣一同来到了中国,第一站先到了上海。原本计划待上半年就回国,这一来,就决定长久地留在中国,丹麦的房子也转租给别人,汽车也卖掉了,死心塌地留在了这个异国他乡。

说起丹麦的好,她还是很怀念的,深处大自然之中,有健康的饮食,熟悉的文化,彼此尊重,个人自由度很高。这个在全球来说,都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是让很多中国人向往的,她却感到视野的窄化,生活的单调。来到中国之后,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体验。

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她和伴侣又去了厦门,在那里生活了八年。她讲了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自己收入来源,我却被另一个故事深深打动。

在厦门,她结交了一个中国朋友,是一个90后女孩。这个女孩后来得了躁狂症,去医院检查,面对电脑回答了一些列的问题之后,医生给女孩开了药。回去之后,女孩吃了一段时间,吃成了抑郁症。女孩的家人感觉很丢脸,自己家的孩子竟然得了这种怪病,就把女孩给关了起来。后来,女孩跑出来之后,找到了小菲,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不要把她交给自己的家人。女孩住院期间,小菲和几个朋友在医院24小时轮流陪护,照顾。小菲陪女孩聊天,女孩回忆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小菲就默默地聆听。女孩讲完自己的故事,病也好了。原来,在生活里,女孩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后来,女孩做起了助人工作者,帮助身边有障碍的孩子们。

小菲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而不是一堆诊断,几瓶药片。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的是,爱在传递,小菲给女孩的爱疗愈了女孩,她又把自己接受到的爱传递给需要的孩子们。这就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爱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我看着小菲又大又清澈的蓝眼睛说坚定地说,你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我们虽然肤色不同,国籍不同,但这颗心是一样的。

她表示赞同。是的,我们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刚开始中国人看我们的眼神怪怪的,但我们知道,彼此心中的良善是一样的,我们也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后来,小菲讲到所罗门王的故事,集荣耀财富智慧于一身,却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看来,荣耀财富智慧,都不能让一个人获得内在的充实,存在的意义。

我们又说起佛陀释迦摩尼。本是王子出身,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看到了饱受苦痛折磨的路人之后,开启了修行之路。

我把《P.E.T.》递给小菲,她翻开一页,看到这句「父母总是被指责,而非接受培训」就非常认同。她还送给我一篇自己整理的文章《帮助孩子学业进步》,里面有观念,有技巧,也很符合P.E.T.的沟通方式。

我们又聊了一些教育的话题,关于沟通,关于情绪,都有很强的共鸣。

我还送了她一本《越书写越明白》,向她介绍了方糖读书会,她也觉得这样的组织非常有意义。

约会结束,我们走到街上,互道再见的时候,小菲突然说,来,抱一下。估计是怕我不喜欢,她又解释说,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礼仪。我说,我喜欢。于是,我们就深情地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我感觉到的是,生命和生命的相拥,生命对生命的敬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