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设计》 | 我们的所知所感,都是自己的期望
2021-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oniahi
用户界面设计准则的基础
所有的设计准则背后,都基于人类心理学基础,即人们如何感知、推理、记忆以及把意图转换为行为的。只有了解基本设计准则背后的心理学基础,才会使交互系统的设计具有可用性与实用性
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不是对其真实的描述,事实上,我们所感知到的,只是我们期望感知到的,而不是真实的
对我们感知预期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以下3种:
- 过去的经验
- 现在的环境
- 将来的目标
经验影响感知:
过去的经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读,比如下图,不同的人对其的理解是不同的

- 对于房地产经理来说,上图是五个不同建筑物的图块
- 对于广告经理来说,上图是一个写着“LIFE”单词的广告牌
总之,某一种经验总是会先入为主,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环境影响感知:
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识别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张脸或者其他任何物体的神经活动,都包含了环境刺激产生的神经信号的输入;这个环境包括感知到的其他邻近对象和事件,甚至由环境激活的对以往感知到的对象和事件的记忆
- 我们听到的能影响我们接下来看到的,反之亦然
- 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或闻到的都能影响我们的触觉
目标影响感知:
目标往往会让我们过滤掉一些感知,让我们更专注于目标需要的事物,与目标无关的事物被提前过滤掉后,不会再进入意识层面
“鸡尾酒效应”:如果你在一个拥挤的酒会上与某人谈话,你能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他说话的内容上,即使身边还有很多人在对话,你对谈话的兴趣越大,就越能过滤掉周围的噪声,包括别人的对话、流动的人群、灯光的变化...而如果你对对话开始乏味了,你就越能注意到周围的噪声以及变化
目标影响感知,有两个运作机理:
- 当前的目标会影响我们注意什么
感知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我们的身体受目标驱动,眼睛、手、耳朵都在寻找能符合我们目标的东西,并且迅速执行 - 当前的目标使得我们的感知系统对某些特性更敏感
当我们在寻找某件物品时,大脑能预先启动我们的感官,使得它们对要寻找的东西变得敏感。比如,我们在人群中寻找一个人时,我们会对这个人的一些特征变得敏感,也许是黄色的头发、或许是红色的外套...
# 设计
对用户界面设计的启发:
避免歧义
避免使用有歧义的信息,可通过测试确认所有用户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或是依靠标准和惯例,按照固有的理解方式来降低影响
保持一致
相同的功能控件或数据显示摆放在一致的位置,并且使用相同的颜色、字体、阴影等,能够让用户快速的找到与识别它们
理解目标
用户使用一个系统往往是带有目标的,设计者应该去了解这些目标,认识到不同的用户可能带有不同的目标,系统所系统的功能与信息是否满足这些不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