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忘家里之后
2023-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素英
晚上我发现桌子上的文具盒之后,拿起来看看,笑笑放下去:这臭小子。
然后该干啥干啥,也不影响睡觉。我坚持住了,一周都没去给孩子送。
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能量还是提高了哈。
记得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发生过类似事情,我都慌得跟什么似的,一定得送去,自己没空找人送。
为啥这样?担心的太多了。
担心老师埋怨家长,怎么当家长的,孩子文具盒不拿,家长都不操心。你当家长的不操心,那我当老师也放弃好了。
担心孩子被老师批评:当学生的文具盒不拿?就像当官儿的不带官儿印,干什么吃的?!能把各科老师都轮番批评的画面脑补一下。
担心老师的批评影响孩子一周的学习,担心孩子没带文具的心情一直低落……
过度的担心是我的一种投射:
第一层,是孩子面对忘带学习用品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层,我本身的担心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层,我的受害人心理和不值得感(不配得感),在幼年时代未满足的心愿。我自己上学时候担心被批评,不敢犯错,被批评了会难过很久。就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在前面走,我在后面伸着双只手。包办代替,生怕孩子哪点儿做得不好,自己就有连带责任。
结果呢,孩子“犯错”确实少了,但动手能力一点点被磨灭了,孩子还学会了推卸责任:都怪你。
我现在总算明白了,管住了手和嘴。
看着孩子把各种物品杂乱地放在箱子里,也没有上前指手画脚,压抑住了自己想把东西倒出来重新再整一遍的渴望。看着孩子遗忘了书桌上的文具盒,也没有心急火燎地赶紧送过去。
孩子终将要学会面对自己制造的问题,孩子也要学会善后,也相信孩子会去求助。
最重要的是放下了过度担心,我自己也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