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对话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坤子心路

妙用对话描写彰显人物个性(转)

老黄和你一起学语文

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提示语+对话”式。如:爸爸生气地说:“ 下不为例! ”

2.“对话+提示语”式。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对话+提示语+对话”式。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对话”式。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若只用一种表达形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单调。灵活运用这几种形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文章更加紧凑。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

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

例如:1.小梅说:“我忘了!”

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只要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上面四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小梅的形象一句比一句生动具体。人物刻画得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就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三、书写格式巧安排

集中的对话描写可以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请看下面这几段文字。

“耶!语文老师不来喽!”不知是谁乱放“卫星”。

“哎,昨晚的球赛看了吗?”小球迷张彦趁机问身边的李伟。

“山东队太臭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李伟一脸的愤怒和痛心,“气死我了!”

“哎哟!谁扔的纸球?”

这几段文字描写的是上课后老师未到之前同学们自得其乐的情景。起笔就来一段简洁紧凑的对话描写,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课堂的杂乱无序。这样,几段有声有色的文字便跃然纸上了。

四、语言风格显个性

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例如:

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

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

当然可以。因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

热门评论

老黄和你一起学语文

1

写对话不可以干巴巴地直接写xx说,而要写出说话人当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和心理等,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直接用“说”或“道”而进行的对话描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