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不能做情感号
01,
过年亲戚们围坐聊天,话题突然转到了我身上:“你公众号文章写得可以啊。”我的脸“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
我平常没有刻意保护公众号,写的文章也曾在朋友圈分享过几篇,也想到亲戚们可能会看到。但想到和真的见到是两回事,当一个除了过年外没见过面没说过话的亲戚突然在一众亲戚面前表示看了我的公众号,还做出了评价,我真的应付不来。
大家本来就聊完了家常没话说了正无聊等,她这么一说,所有人就都看向了我。那聚光灯一般高亮炽热的八卦目光照在我身上,就好像她说的不是“你公众号文章写得可以啊”而是“你找的对象可以啊”。
我赶紧摆摆手,讪笑着说:“没有没有,就自己写着玩儿的。”
接下来就是大型“吸粉”现场,不懂的都在问我在哪儿写的写的啥,懂的已经拿出手机开始问我公众号名字了。就这样,我一个开了好几年号才二百多个粉丝的小号主,在几分钟内涨了好几个粉。
一波关注后,能看懂的开始看文章,看不懂的开始玩手机,短暂当了一下主角的我还在用脚指头扣别墅。
尴尬过后的第一个想法是:完了,这下我做不了情感号了。
02,
我从去年开始复更公众号,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我喜欢的几个号主的影响,其中有好几个都是情感号。
我实在太喜欢女性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平常读的文学作品,要么是男作家写的,要么是格局甚高的女作家写的,很少有女性真正的个人化作品。公众号文章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私域,它的包容性和私密性滋养了一大批个性特征明显的写作者,她们写真实的生活,写真实的自己,写复杂的情感,写难以言说的男女情,文字在她们那里是表达的工具,也是反思的桥梁,更是展示的平台。我们可以从她们的文字中感受当代女性的多样性,寻找同为女性的共鸣,体味人生的烦恼与美好。
我也想像她们一样,写一写身边的人和事,写一写不能向身边人展示的那个自己,构建一个能够容得下另一个自己的空间。
在那位亲戚没有说出那句话之前,我还能假装她们都看不见,或者看见了也只是点开随便吧拉一下就过去了,我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但她不但看见了我写的文章,还认真看了,并且得出了“写的可以啊”的结论,我的心理负担一下子就好重了。
这样的话,我还怎么写男女之间那些事儿啊,我有好多这方面的素材,本来准备等自己文笔提高一点再写免得浪费了,现在也不敢写了。
03,
但是既然人家都看了,我突然啥也不写也是问题,所以我就断断续续更了几篇亲情文、书评和生活碎片。直到昨天。
昨天我在电脑前呆坐了半个小时,最终还是没压制住自己想写情感文的欲望,开了一篇情感文,短短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字,很是爽快。
更完怂了,虽然写得很满意但也不敢分享到朋友圈。没想到数据居然还不错,比我平常分享到朋友圈的文章浏览量点赞量差不多持平,还有好几个朋友私信我说喜欢这篇文章。天亮了,鸡叫了,我又觉得我行了,私心想着我以后是不是还有希望把这个号做成情感号?
但是一觉醒来又怂了,我太明白农村女人们传递八卦的速度和丰富度了,如果我真的做了那种阅尽沧桑的情感博主,我在村里人那里岂不是就变成“那种女的”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把我的公众号保护好,不让一个身边人关注。那样我就可以放开了写自己想写的了。所以也给大家一个建议,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先闷声写别声张,等到心理足够强大了再发展亲戚粉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