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故事里的教育学—拓叔心得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拓叔说教育

一、教育概念的理解

说到教育的概念,我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学校里的教育。但实际上最早期的教育可不是在学校里,是在社会当中。

早起的人类需要给下一代传授生存经验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教育的模式。

刚开始通过身势语或特殊的声音去做传授,后来为了能更好地流传后世,文字和语言就应运而生了。

但这并不是说,教育的出现直接带动了文字和语言的发展,而是在这里强调了教育所带有的极强的社会属性。从这个角度看来,教育的最大倾向就是“致用”。

拓叔说教育

二、非制度化的教育

在传统的学校没有出现之前,都是师徒式的教育;宗教式的教育;社会活动方向上的教育;家庭教育等等。在这个时候,各种组织形式的教育都带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个人目的。

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出现之前,可以进行教育的组织就已经很广了,但是在那个时期,教育的主导权在统治阶级手里,也就是说:他们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去垄断教育资源。

拓叔说教育

三、“垄断”的影响

垄断了教育资源,使得阶级化的矛盾迅速上升、激化。因为平民百姓是没有机会得到当时所谓正式的教育的,他们要想出人头地或者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大概率的出路都是要找所谓的“师傅”进行师徒制教学。

但在那个环境下,师傅也并不常见,所以说普罗大众的受教育水平是很低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也就间接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教育学里的批判学派就对此有了解释:我们不仅仅要研究教育的方法,更要看到它背后存在的利益关系—笔者个人很欣赏这个学派。

拓叔说教育

四、农业社会的教育及学校的出现

在当时的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与之相映射的社会整体环境就是封建统治。教育整体效率低下,大众接受教育的普及度低下;统治阶级接受的教育与生产脱节严重。

在古希腊时代,普遍以奴隶制为主,奴隶主是少数,更多的是奴隶和自由民。他们属于地中海文化,而海洋文明所带来的革新是迅速的。

像在雅典,就出现了以工商业为主的新兴阶级;而在斯巴达,传统的农耕文化根深蒂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现,生产力有变化的社会环境,其政治形态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刚才提到的雅典,就开始了民主制。(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民主。)

拓叔说教育

五、传统学校的出现

传统学校的出现,给长期如一潭死水的教育界带来了革新。因为这是教育空间上的变革,可以在集中的场所统一的学习相应学科,而这无疑会大大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风气,其国民教育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但最开始的学校,和非制度时代的教育一样(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教育分,以传统学校出现为基准,分为非制度教育时期和制度化教育时期),都是教一些文科类的学科如:文法类、修辞类等,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贤人、牧师、哲人、官员等等,主要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最开始的学校也不能摆脱宗教的影响,在学校内会有研究宗教、神学的部分。

拓叔说教育

六、工业时代的教育及“班级”的出现

社会再向前发展,就进入了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是以大机器为主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渐渐被解放出来,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除了维生以外的其他事情,那些能够掌握大机器的老板们就有了更强的掌控力。

渐渐地,封建化的统治开始不合时宜,那么随之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农业社会时代的相互依附到了人与人之间相对独立的“平等”,更加自由,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化。

在这个社会基础上的教育,开始出现了班级制。班级制的出现,在上述发展的基础上可谓又将教育的效率提升了一个档次。

更系统化、集中化、专业化的教育正是在不断地为那个阶段的社会输送人才。

但是要想成为当时社会上公认的人才,是一定要学习一些相关机械学科的知识,是需要操作那些大机器的。所以理工科就开始渐渐被重视。

拓叔说教育

七、科技发展的内推力

因为在工业社会时代,科学技术是发展的内动力,所以说针对这一部分,在学校内就开设了一些实用性质的学科,甚至有些国家还开设了专门的实用学科的学校,用以培养专项人才。

那么教育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去研究它。随着一系列学者理论、著作的出现和社会思潮下主流研究方法论的出现—教育学就应运而生了。

拓叔说教育

八、教育学的诞生(简述)和拓叔心得

在当时的西方,主流的研究方法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古典演绎法。而在英国的培根提出了自然归纳法后,又将当时社会的研究状态引向了一个高潮。

从培根开始,陆续的教育研究者开始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分析教育。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把有代表性的几位教育家和几种流派比作了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五绝”和“六大门派”,其实这里也是为了让大家能记忆地更方便,对教育学更感兴趣。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要和不同的家长、孩子们打交道,深感家长们的不易、孩子们的辛苦和老师们的用心付出。

所以拓叔想每天都分享一些自己的教育心得,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教育、教育学的发展。

因为只有你了解了这些源头的东西,在现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才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整理入心,使之更加系统化。而不是今天听到的一个观点去学学,明天又听到一个观点去做做等等。那样首先很耗精力,而且可能方法还是不正确的。

我比较推崇比尔盖茨的读书法:就是先去了解这个知识背后的发展历史、背景,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时间轴,这样一来,随后学的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安”在这个框架之内,等做熟练了,就可以很自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这里对于教育学“五绝”、“六大门派”的描述,我就不再叙述了,详情请移步至之前的文章,里面介绍的都很详细。

我们这会儿说说现如今的教育。

拓叔说教育

九、信息社会的教育—终身学习倾向/全纳倾向

信息社会的教育,所涵盖的面太广了,广到教育已经开始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和“全纳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的。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时代,其发展的速度是极快的,我们在疫情期间开始的网络教学,其实就是这一时代教育的新组织形式。

我们在未来要渐渐学会用“元思维”去进行思考。

“元思维”,源于“元认知”,是你对自己思想的再度审视和思考。在以往教育学的发展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空间上占据了一切。但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平台,找到各个门类的知识,并已经开启了知识付费时代。

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坚持提升自己之外,还要不断地用元认知模式去看待教育问题,去分析教育理论,用平时的实践去验证理论,最后再用更成熟化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未来,一切都在路上,一起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