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旅行治愈无知读书

【书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2016-10-22  本文已影响54人  文梦儿

一、习惯是什么?

需要坚持,证明你想要自己去做,实际自己不想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不需要坚持的,大家都没有坚持每天吃饭,对吗。

三、习惯养成的过程

养成习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

1、反抗期:只要撑过去,接下来都不是事儿

①必须每天做

别整什么一个礼拜跑三次步,相信我,你永远不知道那三天是什么时候。

②简单简单简单!

我往往能一眼找到那些注定夭折的习惯养成,例如每天跑十公里(从来没坚持跑过800米的你),或者是每天坚持写作1000字(写50个字都难以憋出来的你),这个阶段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撑下去。所以行为越简单越好。容易达成,就容易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又会增加自己坚持的动力。

我们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复杂的高难度的习惯行为,后面再说。

2、不稳定期:这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

①把简单的行为模式化

第一阶段的打卡因为简单,所以不需要什么特定的因素就可以完成,也许是通勤的路上,顺便听了音频;也许是睡前,写个小日记。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行为标准稍微提高点,不再是随便写个几十字的日记就完事了。而是明确规定自己写多少字,规定自己什么时候写,例如每天睡前一个小时,安安静静没人打扰写1000个字。将行为模式化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说第一个阶段是让习惯进入生活,第二个阶段我们就要学着和习惯好好相处啦。你要认真严肃地对待它,最好是安排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去执行,减少被干扰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你们之间的关系。

②弹性计划

我一直都相信,没有计划就没有变化,变化是建立在一个标准上才成立的,就好比我们人体的体温,如果没有一个恒定值,那么你是发烧还是低温,你是无法界定这种体温的变化的,是吗?

所以当你要养成的习惯相对要耗费很多精力的时候,除了专门计划时间去完成它,我们还需要弹性计划,允许例外。天气的状况,突然有人请你吃饭,又或者是情绪低落,实在不想做。这些都是可以的,谁说天天做的才是习惯,人性化不仅符合规律,还是好好地与自己和解。

像我,就是给自己安排的时间看书,是下午6点到7点,但是我给自己定的是一周看五天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两天就是给突发事件留下的例外。这和我第一阶段说的一周跑三次步可不一样哦。前者是允许例外,后者是毫无安排。

没有允许例外的情况下,当你真的遇上突发事件了,只要有一次没完成任务,你会陷入严重的挫败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有了例外,证明一切尽在你的掌控之中,不会被突发事件牵着走。现在大家知道计划的重要性了吧。

3、倦怠期:好烦,不想做了怎么办?

①增加变化

一成不变不是人的天性,每天做同一样事情,真的会很烦,但是只要用心一点,增加点小变化,一切都会不一样哦。

当你觉得每天跑步很烦的时候,你可以试试换个喜欢的音频;或者给自己买双超级棒的跑鞋,就是那种穿上去你觉得自己像发光一样的跑鞋;或者当你写作进入倦怠期的时候,不如尝试一下主题写作,每周的主题都不一样,增加趣味……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趣的人,一定能想到让习惯变得更加好玩的事情。

②赋予重大意义

还记得我一开始就说过的,要赋予习惯一个重大的意义吗?为什么要在最后一步才开始讲呢?

是以为意义这种东西,往往责任重大,习惯养成初期,精力主要在行为上,至于我们完成习惯的任务会对自己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并不是很能体现出来。

但是这个阶段,这个法宝就用得上了。请看图:

四、习惯规划:如何养成习惯?

1、找到你的大象(动机)

2、设置触发器

3、行为-做计划执行

4、提高触发器敏锐度:不断总结调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