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说自己的话】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有想象力比才会相信明天更好,以至于用创造力去实现美好。
好奇不等同于好奇心
小区楼下的打骂声,交通事故肇事现场,摔倒老人躺在冷冷的水泥地上,大多数时候,都有一群好事之徒,拿着手机快点发朋友圈转微博,争当“现场目击证人”。就像有乡邻听祥林嫂一遍一遍地说“我真傻”的哭诉的哭诉一样,这些都是好奇而已,因为他们在观看的时候,是没有带着爱心善心的,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也就是缺少“良心”的。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看热闹”,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
什么是真正的好奇心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人们通过观察苍蝇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苍蝇头上的触角,检测宇宙飞船的舱内气体的成分。鲁班被茅草割破手,通过仔细观察有了灵感 ,发明了锯子。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牛顿坐在果树下看书,苹果砸到头上。如果他没有观察,没有思考的话,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在十七八世纪,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看到炉上的水开了壶盖就跳动,经过询问和思考,终于发明了蒸汽机。正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
让孩子说自己的话
上述举的例子都是过去的人做的过去的事,很伟大,也很值得敬佩。但是,成功不是人人都必须的,保持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确实全民族必须珍藏的。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学生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充满好奇心”的管不住的小精灵,他们的想象力太“奇葩”,他们的问题太难回答了,他们回答的问题太“与众不同”。
孩子的知识经验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孩子的想法不会直接考虑价值,孩子的观察比成年人更天马行空。看到蚂蚁搬家,他们能看上一个小时;看到积水的路面,也想上去猜一猜;听到窗外的声响,总想伸出脑袋去看一看;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但不幸的是,好多时候的我们,硬生生地扯断了这种思维:蚂蚁有什么好看的,踩水会把鞋子弄湿,一个车鸣笛有啥好看的……
我们总说想让孩子成为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却不肯让孩子放开手脚去说去观察去思考。我们总说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又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和“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有些家长或老师遇到自己不懂问题时窘迫不堪,手足无措,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长或老师遇到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就容易失去耐性,甚至因此厌烦呵斥孩子:“不准再问了,讨厌!”
有些时候我们是真的很忙,觉得回答他们的问题就是“浪费时间”;
有时候我们是不屑,这么简单无聊的问题也需要问吗?
有时候我们也不会,不能给孩子做出全面的回复,于是选择中断谈话。
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特别强烈的,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加,好奇心和想象力通常会逐渐递减。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颗好奇心是必要的,但是还需要儿童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要使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儿童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的经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引导儿童积极思考,打开想象的大门。
3、引导儿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看绘本书:比如《细菌王国入侵地球》这套书里多达500多种的微生物造型。引导儿童举一反三的能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真正的价值,是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个体自我发现,同时在其中锻炼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灵活性、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审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