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推文汇总简友广场读书伯乐非村(兼任)收稿专题

康有为是如何被叙述的:《“圣人”心迹》读后

2024-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图:康有为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继续读《重读大师》。

第二章《“圣人”心迹》,作者夏晓虹,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写此文的时间是1995年,那时她还年轻,不信邪,好奇心重。

“圣人”指的是康有为。加上引号,意思是当不得真。然而即便不是圣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名气最大最有争议的人物。

夏教授谈到清末“百日维新”时说,揣摩其间的缝隙,探究历史是如何被叙述的,应该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她探究的是大名鼎鼎的康有为的心迹。

著名学者王立群认为,历史有四种形态: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和接受的历史。传播就是叙述,把你知道的历史讲给别人听,信(接受)不信由你。

真实的历史记录时有可能走样,还可能被篡改,毕竟掌握史笔的人有权。传播历史的人就多了,立场不同,观点迥异,所以历史才会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些年根本不读书的人也在传播历史,好端端的史实被叙述成了谣言。

那么康有为呢,主流叙述是这样的: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成了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按照不好就坏的二元论,通俗地说,倡导维新时是好人,复辟满清,在历史上开倒车,就是坏蛋了。还别说,网上还真有人打听,康有为是好人还是坏人。

且回顾事迹:

发动“公车上书”,推动“戊戌变法”,引领历史前进的方向。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组建保皇党,声称奉有光绪帝的“衣带诏”,海外华侨对维新志士多有同情,为其赞助大量经费。康有为用以投资,仅在墨西哥便赚了10万银元。有才且有财,49岁那年,娶第三房姨太太,50岁娶第四房姨太太,小日子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保皇党,三妻四妾,到处敛财,花天酒地。据有关学者统计,康家最热闹的时候,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约160斤大米。仆役每天采购的日用品得用汽车拉。他在上海期间,每年花费不下1.2万银圆。他哪来那么多钱?当年是以改革的名义募捐,从爱国华侨那儿忽悠来的。然而,康夫子为人又特别大方,家中常驻的门生弟子、新朋故友,少则10余人,多则30余人,统统待若上宾,由他们白吃白喝。囊中羞涩的青年才俊上门求助,康有为基本上是慷慨馈赠。

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而且是一代大师,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康有为有多厉害,不说别的,看他的弟子便可见一斑。

当年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又称康梁变法,其领袖人物有二,一个是康有为,另一位是公认的学术大师,大思想家梁启超,而梁启超正是康有为的弟子。此外,大师级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均是他的拜门弟子。

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写道:

“先生每日辄谈一学,高坐堂上,不设书本,而援古证今,诵引传说,原始要终,会通中外,比例而折衷之。讲或半日,滔滔数万言,强记雄辩,如狮子吼,如黄河流,如大禹之导水。闻者挢舌,见者折心,受者即以耳学,已推倒今古矣。”

你看,康有为当年讲学,不翻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张口就来,滔滔数万言,一讲还不得几个小时。那记性,啧啧,看过的书全在脑子里!再看口才,口若悬河根本不算什么,“如狮子吼,如黄河流,如大禹之导水。”那声势,那情感,那超强的表现能力,怎能不令人折服!课堂纪律就不用说了,你看一众弟子,“闻者挢舌,见者折心”,个个五体投地。

论教书,类似康有为的恐怕只有另一位大师陈寅恪。陈老先生也是不备课,随便讲,而且讲课的内容绝不重复。每当读到这些大师的往事便无比惆怅,无比羡慕那些有幸听课的学生。

旧时文人,成功的路径大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已经是远大理想,而康有为的理想更加远大,夏晓虹教授认为,康有为的初心是当圣人。

何为圣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是也。

夏晓虹在史料的缝隙中梳理出了康有为的心路历程。

乱世出英雄,而且出奇人。儒门圣人孔子为“素王”,康有为心向往之,自号“长素”,所期许之事业亦不在孔子下。康氏19岁就曾夸下海口:“以圣贤为必可期,以群书为三十岁前必可尽读,以一身为必能有立,以天下为必可为。”因此,“康圣人”的绰号轰传人口,其中虽不无取笑的意味,在康氏本人,则未尝不私心窃喜。

“圣人”之行事自然非同寻常,或狂傲不逊,或显得怪异而不可理喻。

话说那一天,在礼山草堂,康有为于玄想中“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第二年,康有为入西樵山,入白云洞,夜里打坐常常一个月不睡觉。这情形,像不像佛祖悟道、王阳明格物?终于有一天,康有为自觉古今中外之学问,已经豁然贯通,了悟了大同世界终必可至,自个儿要时时刻刻以救世为己任。

然而成圣之路何其艰难。不当官,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又谈什么远大理想。康有为在应试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考秀才考了三次,考举人考了17年,36岁才中举。这是不是也说明自古以来,命题考试考较的并非读书人的真才实学,而且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又或者,学贯中西的康氏因太过超前而不合时宜,直到36岁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千年之大变局来了,终于给了康有为“成圣”的机会。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康有为迎来了一生中最风光的时期。拟奏折,上条陈,黜旧党,用新人,颁政令,简直就是光绪皇帝的左膀右臂。跟后来的辜鸿铭一样“如沐天恩”,且“沐”上了瘾,便不难理解康有为后来为什么成立保皇党、由“好人”变成“坏人”了。

不过夏晓虹教授认为,康有为的复辟有效法孔子的心理,即“吾从周”,回归传统,从前的才是好的。夏教授还指出,从办教育的方式,游学经历,广收弟子,晚年“从心所欲”等等,均不难看出康有为的圣人作派。

然而他毕竟不是孔子。

别说孔子,儒家的道德标准实在是太高了,好多人都只能说一套、做一套。

所谓“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达”,指的是显达,仕途通达;“穷”与“达”相对,意思是不得志,仕途走不通。后人讽刺儒家,于是便有了“达者胡作非为,穷者花天酒地。”反正平不了天下,该吃吃,该喝喝,混呗。

于是康有为的弟子如此评价他们的老师(非原文,大意):

先生说戒杀生,却天天吃肉;说一夫一妻才公平,却借口没有儿子纳了妾;说是人人平等,家里奴仆成群;称赞西方民主,却奉行君主专制……

夏教授总结道:

康有为之被人褒贬毁誉,亦不过是其心期孔圣的题中应有之义。

心迹者,心向往之,曾经向往过,如此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