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乡下人,杂粮面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改正归邪

                          文    张志强

                            一

城里人生活条件好了,毛病便也多了。不吃大鱼大肉了。要吃杂粮面。

于是,各大超市有了卖杂粮面的柜台。于是,街上有专门卖杂粮面的门店。

但哪里有那么多杂粮面可卖呢?于是,杂粮面便掺了人们不再爱吃的白面。

可城里人口细,一吃便知有假。聪明的城里人便不再相信超市,不再相信门店。于是直接奔向农村,到农村挨家换户去搜寻。得一二斤,如获至宝,回城邀亲聚友饱餐一顿,大加赞扬:这是真正的杂粮面,这个面粗,这个面正宗,和当年吃的一样。于是,不免又是一番忆苦思甜。

于是,更多的城里人去了农村,去搜罗杂粮面,土鸡,去鸡蛋,苜蓿,苦曲菜……

                            二

去的城里人多了,乡下人便也开始思考了,开始变得聪明了,开始知道自己早已不吃,用来喂猪的杂粮面的宝贵了。

乡下人发现,一斤豆子,粮食收购站的收价是八毛,最高能卖到一块。但磨成豆面,一斤至少可卖到五块。划算!

乡下人不再出售杂粮的粮食了,只出售杂粮面了……

但城里人太多了,面很快供不应求了。

于是,乡下人也开始往杂粮面里掺白面了。

于是,乡下人从花几十元从养鸡厂买一只鸡来,养在自家院子,过几天,城里人来,便可以当成土鸡卖到两百元了。

城里人依然不辞辛苦,去乡下搜罗。依然赞叹:这面好!真真的杂粮面。这鸡香!真真的土鸡。

                            三

其实,那么多城里人之所以不辞辛苦去乡下搜罗杂粮面,土鸡……是因为在进城之前,他们自己就是乡下人。他们进城之前的主食便是杂粮面。他们在进城之前,过年的时候,能吃一次鸡肉……

他们在进城之前,天天能吃上白面,便是梦想,便是打拼的动力。

                            四

我曾经也是乡下人。上初中之前,能吃上白面的那一天,一定是重大的节日或者村里有红白喜事。而每天的主食,只能是杂粮面。

杂粮面入口时的粗砺和白面入口时的顺滑是我对粮食最深刻的记忆。

上学的时候,每次和母亲在田里干农活,母亲都要趁机教育:不好好学,你就得天天干这个,你就天天吃搅团,喝疙瘩汤……

于是,我好好学。就是为了能吃上白面……

于是,有一天,我终于也成了城里人……

偶尔回老家,转亲戚,亲戚问:想吃什么?

我说:搅团吧……

                          五

姐夫想开个菜店,顺带卖杂粮面。

五一回家看爷爷,父亲到处去为姐夫收购杂粮面。熟悉的人都说,现在很少种杂粮了,真正的杂粮面少得很了。村里专门往各地发杂粮面的面粉厂,都往杂粮面里加白面了。

回来的路上,同办公室们小董老师说,他们村很多人又并始种杂粮了,因为要的人多,好卖。

                          六

突然想起一句粗话:人呀,都是贱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