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佛、儒、道专题

【南怀瑾老师】只要具备智、仁、勇三德的行为标准,事业是必然会成功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10人  传承网

只要具备智、仁、勇三德的行为标准,事业是必然会成功的!

本文摘录自 《话说中庸》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在这里所说五达道,大家都知道那是人伦社会人道中的自然顺序。古代所谓的君臣,从基本学理来讲,君是主导者的代名词,臣是依辅者的代名词。古人对一家之长的父亲,就称为家君,过世了的父亲,便称为先君。对一个国家来讲,主体领导全国的便称国君。在五伦的顺序中,首先提出君臣的关系,就同现在民主时代的观念,首先重视自己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可以说首先尊重社会和国家政府的尊严。其次,便是个人和家庭的父子、夫妇、兄弟的关系。至于朋友,既等同于兄弟,又等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论语》所记载子夏的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是说明朋友之道,在人伦关系中,有时比以上四伦,更为重要,他是通用于全人类社会的人道之爱,和人道之情。总之,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各个时代,无论任何地区,以及各色种族和各个不同文化的社会,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始终都离不开这五种人伦的重点关系,因此叫它是“天下之达道”。至于个人在人伦社会中,无论是自己做一个人,或者为人群服务,做一个领导国家,或为政而从政的人,必须要具备有“知、仁、勇”的三种德性。“知”字,古代与智字通用,是包括知识学问和天才,无智便是愚痴。“仁”字,就是现代人所常讲的爱心、慈悲心,人如无爱心,无同情心,那就叫作麻木不仁。“勇”字,就是毅力和决心,还包括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和敢于决断等精神,过分缺乏勇气就叫懦夫。一个人生来就具备有这三种同等高明的德性,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非常人。其次,是三者都有,但成分不高,或者是有一无二,或是有二缺一,几乎是不可兼得的比较多。但不能说有一个人三者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完全白痴或植物人。因此,特称知(智)、仁、勇三者为天下的三达德。但孔子又特别加以解释,说明这三者的作用,虽然有三个不同的名词和界别,但发为实用的行为上,只是一个重点,那就是天性中生有自来禀赋中的智德,因此便说“所以行之者一也”。但是这个生知的智德,对后天来讲,在禀赋的功能上,却有利根和钝根的不同。“或生而知之”,是为利根,“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是为钝根。这是说不论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乃至困而知之,但必须经过学问的教养,才能启发知(智)、仁、勇的功用。甚之,须受到困苦颠沛的刺激,才可以勉强学习做到。不过,无论是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都是凭借天性中的智德而起用,这是一致的。然而,在行为上,却各有差别的不同。“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这是说,如果是上根利器,生而知之而具备知(智)、仁、勇德性的人,他在行为作用的发挥上,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得很安稳。其次,是钝根的禀赋,必须等到有利于事功的时候,才决定用智、或用仁、或用勇。可是,在心理和行为上,还是做得非常勉强。但是,不论是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只要他能具备知(智)、仁、勇三德的行为标准,他必然是会成功事业的。接着,孔子又说: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是一个人,他平常能够勤力好学,这就是接近智德了。同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力行善道,这就是接近仁德了。而且能够反省自己,知非即改,勇于认错改过,不然,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可耻,非常惭愧,这就接近有勇的德行了。总归来说,一个人平常如能做到具有“好学”、“力行”、“知耻”(惭愧)三种美德,那当然会知道怎样是修身自立之道。一个人能够随时检点自己,知道怎样修身,当然就会推而广之,明白怎样才是正己正人治人之道了。如果真能明白了修己治人之学,那才能知道所以为政而治天下国家的大经大法了。

讲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回头反复慎思,明辨从上以来《中庸》的原文,由它开始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三句纲要,表示子思所得于父师之教的内明(圣)之学的精粹,然后说到个人学养的日用,是止于至善的中和常住的境界,这才是传统儒学孔门学问的精华。由此一贯的发挥,说明人性和人伦的大机大用,便是智、仁、勇的三德。换言之,“天命之谓性”是智德的根源;“率性之谓道”的善行,是仁德的行持;“修道之谓教”,是有勇的功用。由于智德而能证得天人合一的天命之性,由于仁德而能完成人伦大道的功勋,由于勇德而能决断一切行为,归于止于至善的果位。但从天性所发起作用智、仁、勇的三德,它在功用和行为的现象上,虽分为三个不同的名词和作用,事实上,最初的也便是最高最后的根本,统归于天性之知的智德。而这个天性之知的智德,它又不同于世俗所说的聪明,古人所谓的聪明,是指一般人的耳聪目明而说,天性之知的智德,它并非完全凭借后天生理机能的耳目感官而来,所以在上古的文字中,便有用神灵等字义来形容它的作用。有关于这个天性之知的智,后世的人便又加以区分,如类别为上智、中智、下智,甚之,或分列为明智、察智、胆智、工(巧)智、术(数)智、商智、兵智、捷智、语智、艺智、闺智、杂智、贼智、浊智,等等,细说难详。总之,上至圣贤仙佛,下至蠢动含灵,凡有生命的存在,也都有它的生知之智,只是成分有多少高低明暗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孔子便说“行之者一也”,就是这个意思。例如道、佛两家所谓的成仙成佛之道,也都是智慧的成就,并非另有一个什么样的功夫。所谓功夫(或工夫),它便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的代名词而已。因此,佛学称成佛之道,便是大智度的成就。但为了辨别这种超越性的大智,并不属于世俗的聪明智慧,所以便区别世俗的聪明,叫作“世智辩聪”。把超越性的大智,沿用原始梵文发音,叫作“般若”,这也就同《中庸》开头所说“天命之谓性”的自性本自具有的知智之性,是一样的道理。但唯一不同的区别,佛学把明心见性而证自证到“天命之谓性”的“道智”,特别命名叫“实相般若”。至于具有相同于一般的知识渊博,学问通达,思想高明等等的一切智,就都归到“境界般若”,和“文字般若”两个名词的内涵范围。至于因得证自证的道心性德所发生的慈悲、布施等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菩萨道功德行为,就特别命名它是“眷属般若”。所谓“眷属”的意义,是指慈悲、布施等一切上善的行为,都是由于从根本道智连带而发的作用,等于父子、夫妻、朋友一样,统是属于这个人亲属的关系。例如以智、仁、勇三德来讲,仁和勇,都是根本智德的眷属。其他如上文所讲世俗所说的各种智知或知智,那都归于另一名词,叫它是“方便般若”。“方便”这个名词,有时是代表了一切方法的名称。例如孔子所说“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都是方便的说法。至于真正至高无上的道智,也是证自证“天命之谓性”的明心见性的根本智,是知无知,智无智,无知之智是为道智。所以在东晋的时期,印度东来从事翻译佛经的高僧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法师,便著有一篇《般若无知论》的名文,震撼千古。其实,如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也有这种同样的论点,尤其庄子在他所著的《逍遥游》与《养生主》两篇名文中,充分表达如老子所说“绝圣弃智”的理念。孔子所谓的“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他的内涵密意,与初唐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下下人有上上智”可说是同一意义。尤其在《周易·系传》上说得更加明白,如“易,无(无)思也,无(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因此,我们可以做一结语说:性德之智,智而无智,无智之智,是为大智,用智不如人智两忘,这便是无上道谛,是大圣人的境界。(一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