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如何高效阅读》|我羡慕那些一天读一本书的人,但我不会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7226/da9f70f2c6e319a0.png)
1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掌握读书方法,是一件宜早不宜迟的事情。
本书是一本绝对工具类的书,会教你各方面训练,不断提高的阅读速度。
包括阅读应该用什么姿势、什么手势、怎么翻页、怎么快速抓住关键信息等等,让你不断精进阅读。
结合本书,我只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改变,并不会概括全文的方法技巧。
当然,我很羡慕那些一天能读一本书的人,但我不会学习他们。
2
我平常爱看一些传记、小说类的书,原本以为读这类书是自己阅读速度最快的一类,通读此书才发现,小说才是阅读最耗时的一类书。
非小说类书籍有其固定的写作手法,可以通过了解其论点论据快速了解观点类的书籍。
那怎么快速抓住一本书的论点论据呢?
3
首先,你要清楚你读一本书的阅读目的,是想了解其中心思想还是想了解更细节的内容?
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还是为了打发自己惬意的周末下午茶的时光呢?
对于一本书的目的,我建议从价值来判断,干货书和鸡汤文,当然不适用同一种阅读方式。
4
其次,快速了解结构要素,也就是全书的框架、章节标题、二级标题、书中加粗加黑字体。
在全面阅读之前,需要你在脑海里面建立起一个框架意识,大致了解全书以下内容:
1.中心思想
2.写作手法/叙述的逻辑
3.哪些你认同的论点
4.哪些你不认同的论点
5.哪些是你不能理解的论点
5
其后,在正式阅读全书的过程中,你可以对你认同的论点所阐述的论据快速扫过,仅需要印证过程是否有很大的出入,完全没必要再对自己认可的内容详细阅读,空出更多的时间去慢慢消化你不能认同和不能理解的论点。
对你不认同及不能理解的论点所阐述的论据,找出其中的逻辑并进行推敲,阅读一本书应该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而没必要去朝圣,因为很多论点论据只能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成立,并不具备普适性。
6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会直接决定你阅读完一本书后自身收获的多少,那就是写读书笔记,总结一本书。
读书笔记根据不同类书籍,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书结构(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
2.核心观点(或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几点印象)
3.你对全书的评价
4.你从全书的收获(可应用到工作/生活)
阅读中,可以追求速度,追求等量的时间内看更多的书,但就阅读效率而言,读书笔记必不可少。
假如,一本30万字的书,你逐字阅读,需要10个小时。
而你使用该文方法,用了3小时阅读全书,再花2个小时去梳理、总结,形成一篇足以输出的读书笔记。
后者远比你用10小时精细阅读的收获更大、效率更高,所学所悟更加深刻。
不是吗?
7
当然,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技巧也有很多,阅读这条路注定要走一辈子,何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也没必要照搬本书作者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应该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所以借鉴本文论点的同时,选择性的接受并练习,尽情的享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愉悦感吧。
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失去阅读的快感,得不偿失。
所以,我很羡慕那些一天能读一本书的人,但我不会学习他。
言至于此,以上是瓶子对《如何高效阅读》一书的收获,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可在留言区交流。
我是瓶子,我在简书立个flag,一年读一百本书,写一百篇读书笔记。以下是读书笔记系列文章:
No.6《罗斯柴尔德家族传》|7分钟带你了解全球最神秘的金融家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7226/7047f4afa4fe94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