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祝你黑化!
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那些“恶”角色平反。
比如《射雕》中的杨康,还有《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都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我们不仅会对曾经的“恶”角色由恨转爱,甚至还会一上来就喜欢那些“恶”角色,比如《甄嬛传icon》中的华妃icon,《美人鱼icon》中的张雨绮。
而且,现在很多影视剧,直接让“黑化”的角色当主角,比如《致命女人icon》、《库伊拉icon》、《黑暗荣耀》等。(ps:《致命女人》我只推第一季)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这样的“恶”角色呢?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一个这样的片段:
考试成绩出来了,男2和男3迫不及待地去看成绩,他们以为男1会不及格本想安慰,结果却发现男1不但及格了,而且还考了第一名。
于是就有了我特别喜欢的那句台词:
“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看到这段相信你也会由衷的一笑,因为它体现了真实的人性。
我们会喜欢影视作品中的那些“恶”角色,正是因为他们真实。
心理学认为,攻击性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攻击性都被压抑住了。
因为我们被教导要“乖”、“听话”,要“好好表现”,于是,我们把那个登不上台面的自己压抑下来。
但是,压抑不等于消失。
时间长了,我们都活成了一个“好人”,但这样的“好人”就意味着,我们会受一些委屈。
所以,我们在看容嬷嬷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爽;看杨康会觉得,他不过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我们会喜欢自私的华妃;喜欢欲望强烈的张雨绮,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谁的骨子里,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呢?
人性很复杂,但它的基本逻辑其实很简单:
首先,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
然后,这个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果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比如热情与创造力。
如果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不被看到,就会变成黑暗,变成黑色的、死的能量,比如怨恨与破坏力。
这也是很多反派会变成反派的根本原因。(如《幽灵公主》中的变成邪魔的野猪王)
所以,当一个人的整个能量体都被看到,生命就得以证悟。
也可以说,生能量和死能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被看见。
电影《黑天鹅》中的女主,一直可以非常好的演绎白天鹅,但就是演不好黑天鹅,这也是她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后来当她彻底顿悟,释放自己,正视自己内心的“恶”,她也终于能够将黑天鹅演绎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我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攻击欲也渴望爆发出来,而且,这种攻击欲如果不表达出来,就会变为向内的自我攻击。
所以,新的一年,我祝你“黑化”。
承认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接纳自己的“恶”。
直面自我,拥抱自己的“恶”,但行为上不去作恶,运用好自己的能量。
同时也不会被谁的言语PUA,不自我欺骗,不信心灵鸡汤,自私一点,活出真实、活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