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看戏
一大早,太阳红彤彤的挂上了高空,暖暖的阳光四处散漫开来。又是一个温暖的冬日。
周末有闲,回老家看看吧。虽然爸妈不在了,但兄弟亲戚都在那里。时间飞逝,离上次回家大概又有两个月之久了。
说走就走。驾车出发后,下午13:30车行驶到老家新街的农贸市场处时,一阵锣鼓喧天声,一声声悠扬的戏曲唱腔声随风入耳而来。
咦!是婺剧曲调。该不会这么巧?今日有戏。是婺剧团?
下车一问,果不其然。原来是镇婺剧团又重整旗鼓开张了。正送戏下乡热火朝天的表演节目呢。
姐妹异嫁七、八十年代,镇婺剧团曾经如日中天,红红火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下,乡里乡亲纷纷出门打工,剧团受到冲击,人心涣散,只好解散了之。如今算来已解散三十多年了。
没想到又组建成功。听说大多还是以前老帮子成员。在zzf支持鼓励下,鼓足勇气,重操旧业,登台亮相,甩开膀子演唱老戏新曲。即能传承发扬婺剧传统文化,又发挥专长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娱乐活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外行,我寻机请教调音师台上演唱的戏曲。他告诉我是聊斋志异故事《姐妹异嫁》,是很有名气的戏曲。为老一辈人所熟悉、喜爱,并百看不厌。
是啊。经典戏曲之所以打动人,吸引人,是因为故事接地气,人人看得懂,触动感悟至深,所以久久不能忘怀。我想老辈人看戏的那份浓浓情怀,是传统戏曲演唱到人们心灵深处,使看戏人与故事情感相融,心灵相契吧。
看着台下坐着看戏的人黑压压的一片,大多是老一辈的相亲叔辈。我心里感动送戏下乡活动的贴心之举。这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春风化雨。
国家富裕了,城市反孵农村正当其时。新农村建设,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农村欣欣向荣,聚拢人气是关键。
镇婺剧团历史由来已久,听说是七十年代就成立了,过去是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主力军。多年来,排演创新的不少戏曲节目获得了众人的好评,口口相传,广为人知。为镇,市争得了不少荣誉。更为市婺剧团发现培养了不少戏曲苗子。
如今市婺剧团扬名国外,去年在意大利米兰达威玛大剧院盛装表演江山市“非遗”项目手狮舞《金狮呈祥》、滩簧《断桥》、武打戏《三岔口》、徽戏《穆桂英去宋营》《拾玉镯》、昆腔《天女散花》《吕布试马》等9个经典剧目,获得了傲娇的成功!
姐妹异嫁说起看戏,那是小时候的事了。我清清楚楚记得是在老家镇电影院内看的。那个时候年纪小,说是看戏,其实只是瞎凑热闹罢了。那里会耐得住性子看呢。
只是觉得演戏很好奇,所以总找机会偷偷地钻入电影院后台,稀奇的偷看演员们涂脸描眉的画花脸。一不留神,常常被工作人员发现,一声呵斥,吓得着急忙慌地跳下换妆间的台阶,一溜烟跑去躲藏了起来。
在七十、八十年代初,乡村农闲日子是枯燥,而又乏味的。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大人除了晒太阳、闲嗑聊天,就是打牌赌博。
小孩呢?除了闲逛打鸟,捣鸟蛋;就是爬墙上树,偷摘果实。再就是在水沟,或河里摸鱼抓虾,逮螃蟹。又不闲得蛋疼,就打水漂发泄旺盛的精力。
更多的时候是四处乱闯。一帮帮小孩子在孩子王的带领下,表演自导自演的戏,打日本抓特务,学董存瑞炸碉堡……。院里,巷子,田间就是戏台,泥巴是道具。乐此不疲。
姐妹异嫁有一天,镇里突然成立了婺剧团,一时风行十里八村。日子陡然间热闹精彩了起来。镇电影院隔三差五的排起了戏剧表演。乡里乡亲被撩拨的心里痒痒,情绪高涨,电影院场场爆满。《姐妹异嫁》、《五女拜寿》、《三请樊梨花》、《状元打更》、《松林打虎》《断桥》:……往往看了一遍又一遍,久看不厌。
我邻居姐姐,恰好是镇婺剧团的台柱子。所以常常能听到她母亲在邻里之间的说说叨叨。我还依稀记得,她那时说笑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甚是得意的神态。
是啊。儿女有出息,给她长了脸,是带给她莫大的荣耀。
度娘:
《姐妹异嫁》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主要讲述,张家大女儿自小与牧童毛纪定亲,但成年后,因嫌弃毛纪贫穷,不愿出嫁。后迫于无奈父母让妹妹代替姐姐出嫁,谁知出嫁不久,毛纪却状元及第,前程似锦,张家大女儿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