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每天坚持写日记吧永葆童心,永葆青春成长励志

礼节中交流,称呼有哪些?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16人  健康育儿心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学习对人交际的礼节,是必

须的。中国传统文化谆谆地训诲我们,要善

行礼节。称呼是礼节中的一部分,所以更要注意。

问人姓氏说:“贵姓”或“尊姓”。自称“敝姓”。

问人名号说:“台甫”。自称“小名”或“草名”。

问人的本乡说:“贵处”或“贵县”“贵省”。自

称“敝处”“敝县”或“敝省”。

问人的家说:“府上”或“贵府”。自称“舍下

或“敝舍”。

称人的学校说:“贵校”。自称“敝校”。

称人的商店说:“宝号”或“贵公司”。自称“敝

号”或“敝公司”

称人的父亲说:“令尊”。自称“家父”或“家严”。称人的母亲说:“令堂”。自称“家母”或“家慈”。

称人的妻说:“尊夫人”。自称“内子”或“内人”。他人的儿子说:“令郎”,女儿说:“令嫒”。自己的称“小儿”或“小女”。

称呼他人家族中的人,都可以加一个“令”字如:“令祖父”,“令祖母”,“令兄”,“令嫂”,“令姐”,“令侄”,“令侄女”等。

自称家中长辈的人加一“家”字。如“家祖父”,

家祖母”,“家兄”,“家姐”等。幼辈的人加一“舍”

字。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侄女”等。要

注意“令”“家”“舍”三字不可用错。

至于父母已逝世的,自称“先父”或“先母”。问人年岁说:“贵庚”。自称“虚度”。或不用虛

度二字,迳称多少岁。

倘问老年人年纪,应说:“高寿”。男人对于女子不可轻易问她的年纪。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礼节礼貌问题的很多,借此新春之际,走亲访友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家长的责任,这是全社会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