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第5节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却能改变自己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空_8d78

只有直面痛苦,才能走出痛苦。

我们在人生中经历的痛苦,好似身体受了伤。如果企图把伤口捂住,隐藏起来,伤口不但不会痊愈,反而会发炎、化脓,越发严重。只有正视伤情,积极治疗,哪怕最后留下疤痕,也不至于让我们长期受折磨。

对待痛苦亦是如此,百般掩饰或假装忘记,痛苦不会消失,只有当我们直面了过去,接受了真相,才能真正放下。

为了从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阴影中逃离,变成独立的自我,我们还需要尝试直面父母,和他们对峙。

对峙意味着我们要为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父母,把他们的失责和过错,以及对自己的消极影响,都敞开来聊一聊。通过这种对峙,我们能够获得改变自我的强大力量。

和父母对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我们不想办法解决自己面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就很有可能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这也是为什么,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可能有暴力倾向;小时候缺爱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态度残酷。

其次,对峙有效果。

在很多人看来,回顾、重提过去的痛苦,对现状毫无帮助,甚至会徒增压力和愤怒,因为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挽回,向前看才是积极面对人生的表现。

然而作者认为,和父母对峙所能起到的效果,超乎我们的想象。

通常情况下,我们和父母对峙,在感情上的风险极大:父母往往会否认过去的所作所为,拒绝向我们道歉,甚至因此大发雷霆;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因家庭和睦遭到破坏而责怪我们。

但是,得到这些消极回应,并不意味着对峙失败了。

对峙的目的,不在于让父母向我们道歉,而在于帮助我们直面内心最大的恐惧,这足以令我们与父母间的力量平衡开始发生变化。

童年时,我们一直渴望着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东西:关爱、谅解、支持……

成年后,我们心里或许清楚,父母并不会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真正负起应尽的责任来,却依旧对他们心存幻想,不敢面对有关父母的真相。

当我们主动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打破父母加诸于我们身上的枷锁,内心的无助感和负罪感就会得到缓解。

通过对峙,我们承认了真相,把握了选择态度的权利,也就有了掌握自己生活的希望。

在与父母对峙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我们自己的回应。如果面对父母的暴怒、谴责、威胁和狡辩时,我们能坚守立场,那么我们就将体验到“决战”胜利的关键。

完成和父母的对峙后,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根据父母的态度,决定目前与他们的关系:

如果父母对我们的痛苦表示一定的理解,愿意承担责任。那么我们有机会与父母和解,改善有毒的家庭体系;

如果父母没有改变,又回到了老样子,那么最有益于健康的做法,就是与他们保持联系,但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大期待;

最坏的情况,就是父母在对峙时采取无情的敌对态度,之后也将毒害行为变本加厉,那么,为了我们的情感健康,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放弃与他们的联系。

总之,无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这意味着我们敢于直面痛苦,不再受父母的支配,不再身陷于有毒的家庭体系之中,而是成为了真正独立的个体,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存在的问题,并决心要改变这一模式,我们也能保护自己的子女免受有毒的观念和规则的毒害,或许我们能在今后的几代里,改变自己家庭关系的本质,打破有毒家庭体系的恶性循环。

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打破循环的方式:

第一, 做出承诺。

这是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告诉自己,一定不能重复父母当年对待自己的态度,而是要更加体贴关爱子女。

首先,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得到父母关爱的权利。

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后,很可能因为自己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亲情,便剥夺孩子从自己身上得到它的权利。并且,因为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当好父母。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梅勒妮生长在一个缺乏温情的家庭,当了母亲之后,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大吼大叫。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失责,突然发觉,母亲当年也是那样对待自己的。

通过和母亲的交流,梅勒妮发现,自己是上几代对子女毫不关心、毫不作为的母亲们遗毒的受害者。

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受到同样的侵害,她主动接受了心理治疗,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还参加家长互助小组,学习该如何当一名好母亲。

其次,我们必须禁绝家庭虐待。

在充斥着暴力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在成年之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中重复这一模式,可以表现为身体虐待,也可能表现为更不明显的精神虐待。

戈登年幼的时候,经常被父亲用皮带抽打,成年之后,他一直告诉自己,绝对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待他人。

然而,当他的妻子因为他时时爆发的坏脾气而提出离婚时,他终于意识到,父亲通过身体上的暴力和痛苦来虐待自己,自己则通过言语上的暴力和情感上的痛苦来控制妻子,这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戈登学着从根源上去平息自己的愤怒,而不是将其转嫁到妻子身上,不再恐吓或贬损妻子。通过他的努力,他获得了妻子的谅解,也打破了这种暴力虐待的循环模式。

第二, 主动而由衷地道歉。

大部分的有毒父母,都不会为自己的破坏性行为道歉,因此,向受到我们伤害的子女道歉,是打破这一循环的重要环节。主动而由衷的道歉,是我们所能采取的最显著、最能打破循环的行动之一。

霍利小时候经常受到母亲的虐待,当了母亲之后,她总是用暴力对待儿子。她接受了心理治疗,学习如何控制愤怒,并意识到了自己的残忍,决定向儿子道歉。

在道歉过程中,霍利意识到,自己对儿子说的话,就是一直期盼从父母那里听到的话。她更加能够感受到儿子的心情,理解他的痛苦,并愿意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当父母向孩子道歉,也是在教会他们相信自己的感觉和认知,并且告诉孩子,他们也有犯错误的权利,只要他们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通过道歉,父母便能将关爱他人的行为,塑造为供孩子们学习的典范。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身上具备改变子女命运的力量。当我们从自责、自我厌恶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我们也就解救了自己的子女,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打破了恶性循环,为我们之后的世世代代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面对有毒的原生家庭,我们除了对峙和抗争,也要学会放弃。

不可否认,如果有希望,我们当然想与原生家庭和解,得到父母的歉意和认可,感受到家庭的温情。

然而,很多有毒父母永远无法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固守旧有的观念,缺乏爱人的能力。我们在徒劳的努力中一无所获,往往感觉灰心失望,无法释怀。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执迷于此只会让我们陷入深潭。其实,若无法改变现实,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

放弃不是说,我们必须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意味着,我们放弃通过改变父母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尝试;放弃幻想总有一天,父母会给予自己应得的关心和支持。

当我们勇敢面对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会发现,人生的天地更加广阔了。我们将从不幸的过去中抽身,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父母的需求,而是更好地专注于改变自己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通常情况下,有毒父母会强调说自己很爱孩子,然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没有感觉到被爱。

这些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剥夺孩子的权利,毁掉孩子的快乐,控制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对爱与被爱的感知混乱,无法适应温情的关系,也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获得生活的愉悦和幸福。

作者指出,爱不会带来折磨和伤害,而是一种令人幸福的感觉,爱的行为会给人以滋养。当我们拥有爱时,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有毒的父母,本身就没有能力给予爱。接受了这个现实以后,我们就能开始接纳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

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过去和现在与父母的关系时,会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自己的关系,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或许是生平第一次,我们将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决定自己的童年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为成年后的自己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和自由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