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卡练写作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

如何在小县城生活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32人  遇见小e

中国有大概2000多个小县城。基本上人口多则百万,少则十来万。经济基本都差不多,山区的县城偏重于贫困,平原东南部的县城估计富裕的多。我是一个从农村上学出来,工作后在县城的人,多少对于县城有些许了解,今天就以个人的看法来谈谈县城的苦与乐。从人才,产业,人际关系复杂度,机会来谈谈。

县城里留不住人才,但也不缺人才。每年我国毕业的人口达到了800多万,其中我估计也有一半的人来自于县城吧。县城是一个输出人才的地方,但是县城却没有留住人才。就以我出生的县城为例来说,我们县城是一个小地方,人口十来万,在山区,小时候特贫困,现在好像脱贫了。我上学的时候我们这个一届中学基本都在本县上学,基本上就两个中学。这一届加起来也就5000人多点吧!最后靠自己努力上学出来的人也就300来人,最多也就五百人了。这些人基本都是当时在初中学习好点的人。高中我们县就一个,初中上出来后就都到外地上高中了,所以本县的高中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在我们县就是这样的情况。不上学的人都基本上是留在了本地,上学的人感觉大部分还是回去了,再有点出息的,上的大学比较好点的,或者读研读博的就一般不会来了,去了大点的城市发展了。所以说留在县城里的都是处于中等水平的人,仅仅从学习的情况说,并不等于不学习的人就没有人才,不过毕竟是少数,特别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一个贫困的没有资源的县城里。所以说县城里比较高级的人才在县城里是留不住的,一些能力水平还可以的都喜欢在县城或者安稳的小日子。

再说说县城里的产业问题。我觉得大部分县城里的一年的税收是不够发工资,或者更好够了发工资,除非是特别好的县城,有赚钱产业的县城。我们这里县城里没有什么发型的产业,也没有高科技产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产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县城里最契合不过了。像中国的蔬菜之乡寿光,就主要考的是种菜,像我们老家也吉县,也就有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种苹果,但是也有其他产业,例如旅游业也是一个大收入,其他的都是一些服务业居多,像酒店,饭店,娱乐场所,购物,移动联通电信厅,教育医疗,保险,银行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过这些产业都集中于县城里人多的地方。还有的县城考的是本地的特色资源,像山西唯一的白强县孝义,靠的就是本地的煤资源。每个县城都有他生存的方式,每个县城都有他的特色,但是就是缺少高科技的龙头产业,缺少高工资高福利的产业,这也是留不住高级人才的原因。

再来说说小县城里的就业情况吧。就业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县城里每年都有需要解决就业的人群,这些人都在什么岗位上呢?首先在县城里体制内是最吃香的就业岗位,老师,医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这些岗位是人们最依赖的行业,工资不多,但是确最稳定。基本上小县城本科以上的人都在这些行业里就业了吧,即使目前不在,也是在准备进入的路上了。其实想想看,如果你大学毕业了,我说的是普通的大学,回到了老家的小县城里,不想进去体制这个行业,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除非你有能力有资源可以创业,创业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来说更难。还有大部分人员,就是那些没有上完学,或者上学都是混日子的人员,这些人是大部分人,在哪就业呢?一大部分人趁着年轻出去大城市,市里,省城,或者北京上海等,找那些电子厂,机械制造厂等找个流水线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人靠的是出卖体力劳动和技术赚钱,这个可以不用出远门,就是辛苦点,但是赚的还不少,主要聚集的行业就是建筑业,土木业,装潢业等。像有的人可以学会了铺瓷砖,有的人学会了粉刷墙,有的人学会了走管线,有的人学会了电焊,用辛苦和技术足够养过一家子县城里的人了,不过大部分从事的都是男的,老婆只能在家待着照顾孩子了。其他行业也有轻松点的小营生,都是一些妇女干的活,例如超市收银员,加油站加油员,导购,饭店服务员等。剩下的一些人大部分农村了,就是当农民了。目前来说这部分人都是这些506070后巨多,八零九零的很少有种地的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县城里的小资本家了,自己家有房子的来个旅店,开个饭店,还有来加油站,来小作坊,开酒厂,做生意,大都聚集在接到两旁的门面房中,这些人每年纯收入少则几万,多则上千万的也有。

最后谈谈县城的人际关系了,也是最复杂的关系网。每个在县城生活的人如果找关系都可以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有多事都是靠关系来办的。好多机会都是给了有关系的人了。这个有好多文章里已经提到过,我也不细说了。

县城里的人生是安逸舒适的人生,县城里又是机会是靠关系的社会。反正哪里都需要人,有了人就有了江湖,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